第27章 远古四圣三禹王开创全新局面(2 / 2)

加入书签

这样此消彼长之下,启与很多氏族的关系越来越亲近,越来越热络,而伯益却与其他氏族越来越疏远,越来越陌生。情况最严重的时候,伯益与自己所代表的东夷族也开始疏远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眼看着形势在潜移默化地向着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禹王的心里高兴不已,并不失时机地私下里向启面授机宜。比如说哪个州的诸侯是我提拔起来的,你一定要与她们处理好关系,获得她们的支持;比如哪个州的诸侯与我的关系一般,你要多帮助他们以获得好感,一定不要得罪他,至少不要让他们反对你等等等等。

因为九州的青铜器都被炼制成了鼎,九州的先民们重新回到了石器时代,但是禹的王城和嫡系氏族却在这场铸鼎运动中独善其身。不同的事物之间总是相辅相成的,青铜器冶炼技术帮助大禹完成了治水大业,反过来,因为治水的对青铜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远古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这个时候,青铜冶炼技术的发展成果,只有禹的嫡系势力能够独享,相比较之下,其他氏族就显得弱小无比,很多解决不了的困难都需要向禹王求助。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启借用氏族的力量帮助其他氏族,你来我往之下,启逐渐获得了越来越多氏族的支持。但是,即便是支持启的氏族越来越多,坚定的反对派是依然存在的,而且敢于坚持反对立场的都是实力强大、影响广泛的大氏族。

真可以说为了让儿子能够顺利继位,为了完成帝尧和舜帝都没有能够完成的心愿,禹王真是操碎了心,即便是在禹王时日无多的时候,还不远数千里下江南,在现在浙江绍兴附近的一座山上召开了一个诸侯大会。这就是非常有名的会稽大会,因为这次大会的原因,召开大会的那座山后来也被命名为会稽山。这是一次隆重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大会的主要精神有三个,那就是: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明面上的意思就是我们到一起来算算账,德行好的我给你进爵,有功劳的我给你封官。其实除了明面上的这三个精神以外,其实禹王在私下里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借机铲除反对势力,让那些在立场上还摇摆不定的氏族,抓紧时间选择正确的立场,为启继承王位铺平道路。于是在大会上,禹王开始于这些氏族首领算账,这些年你们各个氏族是不是如约朝贡了,朝贡的数量足不足,贡品的质量是优还是劣等等。对于超额朝贡的氏族,说明你跟我禹王是亲近的,我要给你加官进爵;对于那些跟我禹王关系很近的,又非常支持启的,我要给你增加封地,对于那些能够保证按时按量朝贡的,口头予以表扬;而对于那些朝贡做的不好了,我禹王自然要惩罚你了。

在这次大会真正开始之前,禹王还有一个立威的举动,而这个威立得还很大,那就是当众诛杀了开会迟到的防风氏。据说防风氏也是巨人族,身材高大,体格强壮,虽然族群内的人口不多,但是在百越地区的影响力很大。和禹王一样的是,防风氏在传说中也是治水的英雄任务,或许在治水活动中禹王与防风氏曾经有过成功的协作也说不定。与夸父一样,防风氏也是一个直性子,对于禹王想把王位传给启的意图,防风氏或许曾公开发表过意见,当然这个意见是肯定是对禹王传子不利的。于是禹王就对防风氏产生了杀心,只要杀了防风氏,一来可以在诸侯大会上立一个大威,二来也乘机消灭了一股强大的反对势力。防风氏开会迟到,这就给了禹王一个不能算是理由的理由,能把身高体壮的防风氏当场诛杀,就说明禹王事先是做了妥善准备的。虽然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禹王需要防风氏当牺牲品,但是从私人感情上来说,禹王对防风氏的为人还是敬重的。于是在杀了防风氏之后不久,禹王又懊恼不已,主持将防风氏的尸体下葬,并亲自前去祭拜。从这件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东西,是不能够掺杂私人感情的,远古时期就已经这样了。

这次会稽大会结束后不久,禹王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并葬在了会稽山。但是禹王已经了无遗憾了,因为他已经为启继承王位打下了最坚持的基础,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帝尧与舜帝都没有能够实现的愿望,在禹王这里终于实现了,从此中国的历史驶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那就是传子世袭的家天下。在财产私有化被认可之后,从此,公权力也终于实现了私有化,并逐步得到认可。在尧舜交替之际,虞舜主动推举丹朱继承王位,而没有人去拥护丹朱;舜禹交替之际,大禹主动推举商均继承王位,而没有人去拥护商均;如今禹王逝世,境况却截然相反。本应由伯益继承王位,而且禹王在去世之前也确实是把王位传给伯益的,但是却只有极少的人去拥护伯益,绝大部分氏族首领都跑到启这里来,请启继承王位。所以表面上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其实背后是有很多故事的,启能继承王位,完全是因为禹事先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而这些铺垫也是极其有效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