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命中注定(2 / 2)

加入书签

虽然我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说话的声音还是颤/抖着。

“小兄/弟莫怕,我是这座庙的城隍神,不,应该算是只鬼了。”

听到他自称鬼,我脑袋瞬间炸了一片空白。

“小兄/弟莫惊,我不会害人,只是因为这里已经没人来进香供养,也没有人来打扫,因此渐渐荒废了。”

他席地而坐不禁叹了口气。回想当年,只怪老朽糊涂啊,听到他这样子讲,我充满了疑问,看到他显然对我没有敌意,内心恐惧感消失了不少。

“您是外地来的吧,难道就不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看到他惆怅的神情,我便大着胆子坐了下来,老先生请讲,愿洗耳恭听。

“500年前,我本是一个教书人,崇尚儒学四书五经,以仁义道德立身,教出了许多学生考中了进士,后来有一次走在河边,看到一个妇女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婴儿独自泛江过河,不幸遇到大风将船吹翻,妇女婴儿纷纷掉进水里求救无门,此时四下无人,我便跳进江河将那妇女与婴儿救出水岸,谁知要爬上岸时竟然被水鬼扯住双脚把我拉下水去,原来是水鬼找替身,因此我做了江河水鬼。后来学生家人感念我的恩德,便为我立庙祭祀,我因此脱离水鬼,做了这座庙的城隍神,料理这县城和鬼魂的诉讼案件。

他讲述往事时脸上泛着些许得意,似乎很陶醉他的过去。

听他讲到这里,我不禁赞叹。“老先生真是功德无量啊。”

老先生随即把脸一沉。

可是后来遇到一件诉讼案却不知道如何判决。世人都好杀生吃肉,特别是宰猪杀鸭,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一些屠夫杀猪的时候喜欢边杀边念:

“猪啊猪啊你莫怪,你是人间一道菜,他不吃来我不宰,你向吃肉去讨债。”

后来买肉的人听久了,急了,争辩道。“如果不是你们屠夫杀猪在前,我们买肉的人又怎么会吃肉在后呢?这杀生罪过应该归你们杀猪的人。”

杀猪的又争辩说。“如果不是你们想要吃肉,我们又怎么会杀生呢?这杀生的罪过应该归你们吃肉的人。”

就这样,两方争辩不下,最后两批人浩浩荡荡来到我城隍庙前上书请求判决,因为双方各有各的道理,我实在判决不出这份杀生的罪过应该给谁,结果他们郑爻杯时一直显示阴杯,对我颇感失望,认为我只是一塑雕像立在那里,并不灵验,从那时起,他们便不再来进香供养我,所以现在,我应该算是只鬼了,或者说是只饿鬼,肚子时常挨饿,找不到吃的呐。”

听到这里,我只能表示同情,这还真是应了句古话,一失足成千古恨!。

想到这里,我又问他:“那您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我怎么能离开呢,这边的枫树城只有一座城隍庙,除非在我找到下一个比我还贤明的人替代我的位置,否则我是不会离开的。”

“怎么不离开呢,世人都不管你了,再独守这座空庙有何意义?”

“因为老朽自觉惭愧,枉我在世时为人师表,饱读圣贤之书,我一定要等到比我更高明的人来,不然我绝不甘心离开这里,我现在仍旧受理鬼魂的案件,只是这肚子饿的实在叫人发慌。手下的鬼吏由于不堪忍受饥饿,已经纷纷逃跑了。”

听完这些,我深表同情,这老先生的性格倒也倔强啊,为了真理不惜至此,果然得孔子的真传:“朝闻道,夕死则矣。”但是也有疑问,既然这位老先生肚子饿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死不了?是不是鬼都不会被饿死,那为什么还要吃饭呢?当然了我又不好意思直接问他这样的问题,然后对他说。

“老先生暂且等着,我回去带些食物来祭拜您。”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了出来,骑上自行车,径直往施滢家里去,半路上忽才想起施滢还没打电话叫我回去,于是停下来打电话,许久却没人接,可是我身上偏偏这时又忘了带钱,心想,这可不能怪我啊,我只是回去拿些食物就出来,不管你在干什么,应该不会妨碍到你的事。穿过枫树林的胡同,四周特别漆黑,比起以往感觉周围越来越冷清,树林深处隐约隐藏着阴森诡异,不禁打了个寒颤。

到了施滢家,看到门口贴着一副白色的对联,这是在唱哪出戏?我心里不解,然后推开门,却发现门被紧闭,难道人都出去了?出于好奇便往门缝里面一瞅,只见院子里挂满了白幡,施滢正穿着寿衣躺在院子里,而屋里面门窗紧锁,我脑壳瞬间爆炸,施滢这是,死了?

再仔细一看,却见一个青面獠牙,长发蓬松,身穿红衣服的东西正缓缓朝着施滢走过来,然后慢慢低下头,似乎是要亲吻他的嘴,我不由得大惊,情急之下想也没多想当即破门而入,因为宅子基本属于老建筑了,所以房子的门并不是很结实,使劲撞进去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