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坦坦荡荡(1 / 2)

加入书签

 “嫂子,你怎么会这么多?好厉害!”

苏潇潇又给手上扎了一个窟窿,含着手指头眼泪汪汪的看着她。

刘嫂子看着有些好笑,“不要一直用倒针,你换个手,换个方向,就不扎手了。”

苏潇潇拿着布料一阵倒换,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你顺手就行。”

经过苏潇潇的各种尝试,刘嫂子也只能无奈的看着她拿着针,跟张飞绣花似的。

一戳一个眼,那针脚大的,一个指头都能塞的下。

“我娘那边是学过刺绣的,现在不能绣了,不过那手艺还没丢,传给我了,所以关于这些我都会点。”刘嫂子平淡说道。

“厉害。”苏潇潇认真的做着衣服,随口夸赞道。

她只做过几次十字绣,没有针头,标好绣花顺序的那种绣品,对于真刀真枪的刺绣,她只做过一次。

是个手帕,上面绣了她的名字……是的,那件给了宋厦了,回头一定要告诉宋厦那个手帕的重要性!

要是敢弄丢了这个手帕,看她怎么收拾他!

苏潇潇哼着小调,做着衣服,颇有几分慈母手中线的感觉。

刘嫂子看着苏潇潇这不谙世事的乐呵孩子样儿。

她的慈母之心不由得有些泛滥,忍不住劝告。

“我看刚才你还让大军干活?”

苏潇潇不明所以,正努力的用针线奋斗着。

“对啊,扫扫地,刷个碗什么的。”

刘嫂子见她没有懂她的意思,把话说的再明白点。

“当妈的不好当,管的多了少了都容易被人说闲话,尤其是这家属区,爱说闲话的不少,一个个都是闲的没事干,净盯着别人家的事儿去了。”

刘嫂子意有所指,小声的说道。

她是家属区的妇女主任,没人比她更懂这帮娘们儿的德行。

家属区绝大部分的家属都没有工作,平常就带带孩子,做做衣服,伺候伺候院子里那一点的菜地,闲的很。

现在打牌也打不了,只能做着针线活,唠着闲话。

人闲了就是容易出毛病,这两年,刘嫂子对这句话深有体会。

苏潇潇来了这里也有几天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除了去供销社,连门子都不串,更别提跟谁搞好关系了。

但是她不在江湖,江湖却流传着她的传说。

自从她来之后,同志们的十句对话五句带着她,从两女争一男,再到漂亮犀利会说话,再到粉红色自行车。

这几天都是关于她的话题,可把家属区的同志们好奇坏了,有事没事就来宋家门口转一转,说不定就又能转出来个话题。

刘嫂子这两天回来的时候就见这边多了不少的人,有些奇怪,仔细一看,有些人还挺眼熟,大平台树下面经常唠嗑的那几个老娘们。

见到她们,刘嫂子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本来懒得管这些事,现在来了这里,正好提醒一下小苏同志。

就像她来之前囡囡在哭一样,那小惨样,要是传出去了,还以为她虐待大军和囡囡呢!

就跟前不久在供销社出的那档子事儿一样,有些人眼红的跟兔子似的,真以为别人看不出来?

苏潇潇听了刘嫂子的话,愣了愣,反应过来。

笑道:“嗨,没事,我平常又不出去,家里连大门都不开,爱说说。而且我又不打孩子,也不饿着他们,不说全心全意,也能说句尽心尽力。”

“再说,我也不图他们什么,他们自己成人成才,不啃老就行,至于给我们养老呀什么的,那不用。”

“我对这个是坦坦荡荡。”

“行,你心里有数就行。”刘嫂子点到为止,也不再说什么。

她听了这话本来还想问问她和小宋什么时候准备生孩子,但是现在说这个未免有些早了,她也不是那些喜欢打听人家家里事儿的八婆,就不跟他们增加压力了。

-

时间渐渐来到中午。

刘嫂子快到了饭点便准备回去做饭去了,她看大娃玩的开心,本来准备让大娃再留一会儿,过会儿再让他回家。

但是走的时候刘嫂子觉得大娃在宋家吃的太多了,她看小苏同志给摆了不少的果干、肉干还有糖果,大多都被大娃吃了。

心里有些不好意思,便想警告了刘大娃几句。

“大娃,别再吃了,一会儿怎么吃饭,再吃你就别回来了!”

刘大娃无所谓,梗着脖子说道。

“哼!不会就不会,我留在小苏阿姨家,给小苏阿姨当儿子,小苏阿姨做饭好吃……”

这话听的苏潇潇目瞪口呆,不由得赞叹大娃的头铁,但这话气的刘嫂子当场就准备打孩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