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穿越者的再创作(2 / 2)

加入书签

林静当然不会像他所想的那样,干什么好玩的事情。

她在将所有的复习资料看过一遍,并在脑子里好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确定所有的知识点都记住了,就开始了昨晚想好的计划。

在昨天刚穿越过来不久,她就发现她的脑袋其实很好用,所有的东西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就连穿越前的所有记忆一点一滴都能够全部随时抽取出来,就像电脑一样,只要是扫描存进了硬盘了,就永远不会丢失,想要用了,就复制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的林静能够成为学霸!

而林静在目前这个一穷二白的困境下,要白手起家,所能够依靠的也就只有其从后世带来的知识。

其中成本最低,也最简单的途径,莫过于文字创作,只要知识还在,需要的不过是纸和笔,可以说是惠而不费。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纸和笔更是常备的,连找都不用找。

而文字创作,可以写小说、写豆腐文章、写剧本、写歌曲……

豆腐文章不用提,首先排除了。

剧本和歌曲,相对小说来说,“创作”的时间比较短,但林静决定暂时放一放,先写一部小说试一试。

因为剧本和歌曲,想要真正利用好,一般都需要一点的人脉。可她的年龄看起来就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女,还处于读中学的阶段,自然不会有什么丰富的人脉。

爸爸林力威那里的人脉倒是有一些,他和洪鑫宝的关系虽然不是很密切,说上几句话还是可以的。但林静现在根本利用不上,因为在林力威看来,她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专心读书,其它一切事情都要让道。

如果让他知道,她竟然在这种关键的时期分心去写什么剧本歌曲,肯定会很生气。

在去年,正是林妈妈病重的时候,林静就曾提出过在中五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出去打工赚钱贴补家用,不料一向对林静千依百顺的林力威立即大发雷霆,气得更是一连几天饭都吃不下,而且从那以后,一直以来都很喜欢抽烟喝酒的他立即戒烟戒酒,用他的话来说,能省一点就是一点。

也就是那时候开始,林静再也没提出过退学的事,而是更加努力去读书,几乎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现在林静也只是打着病刚好,在家里一边休息一边复习的借口,好趁机做点其它的事情,不敢让他知道。

写剧本歌曲什么的,只有在她会考完毕,考上了香江中文大学后,才好提出来。

至于写什么小说,她昨晚已经想好了,就是那一部在后世被一些人吹得天花乱坠地涌金莲的《英雄志》,号称“金庸封笔古龙逝,世上唯有英雄志”的“神作”。

当然,现在是1982年,金庸固然早已封笔,但古隆却还未逝,就算是想要吹捧,那一句也是套不上了。

在林静看来,《英雄志》距离真正的神作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开篇的文字稚嫩笔法也很粗糙,中期的时候纯熟了不少,但后期又有点儿走火入魔了。

不过总体来讲,在六七十年的的武侠小说之后,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悬念设置得不错,而且它还表达了一些东西,或许表达得不是那么清楚明晰。

后世的一些网文读者,已经被一味追求流畅爽快网文迁就得神经敏感脆弱得好像玻璃,承受力能力一再下降,自然是看不得《英雄志》这等充满了阴郁、晦涩和沉重的“虐主文”。

幸好的是,这不是两千多年的网文时代,在这个年代,绝大多数的武侠小说读者神经都还很坚韧,口味都还没那么刁钻,都还承受得住“虐主”、“绿帽”、“接盘”、“牛头”什么的。

至于为什么要写《英雄志》而不是其它呢,除了它还不错之外,就是《英雄志》这种传统的武侠小说,在八十年代的香江算是比较接地气的,不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显得太过突兀,以至于遭受读者的拒绝。

像仙侠一类的作品,不是说不能写出来,而是写出来受不受欢迎的问题。或许在成名之后,慕名而来的读者接受起后世的仙侠文会比较容易一点吧。

孔乙己有句话说得好,读书人偷不能谓之偷,而是窃。对于狡猾的穿越者来说,剽窃当然也不能算是剽窃了,而是冠之以“再创作”的美名。

决定了写什么之后,前世“读书破万卷”的林静,自然是“下笔如有神”。

和默写差不多的状态下,她几乎是“文不加点”,提笔洋洋洒洒的就是数千言。

从八点钟开始用最快的速度写,到十一点,持续不断,三个小时下来,她写了大概有一万一二千字。

以前她看过的一本书,书里的调查说,一个人每个小时可以写三千多字,现在她能够有这样的成果已经大大超出了意料之外。

想想也是,她这种“写法”和抄书差不多,当然也就比较快了。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因为长时间的埋头伏案,腰有点酸,手腕有点累。不过与成果相比,这点酸累还是值得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