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历史的天空(2 / 2)

加入书签

“林小姐没必要太过谦虚,你虽然还只是一个大学生,但古人已经说过,‘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在明朝的历史上已经做了令我们全港人都刮目相看的成绩。”张何欣然微笑的称赞道,“而我们第一期的节目就是‘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明朝的历史’,所以林静小姐,你有足够的水平参与到我们这个教育节目中来。”

王平生也会附和道:“没错,林小姐的《明朝那些事儿》写得很精彩,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在我们节目组,可都有不少林小姐的书迷。如果我们的这个节目有林小姐这样的专家参与进来,在传播的这一潜移默化中对广大青少年产生积极而有益影响,那么我们节目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林静对这个节目的定位是非常赞同的,一个人不能忘本,那会成为一匹白眼狼。所以,知道历史学习历史,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自己虽然在历史上的学术造诣很浅薄,但是暂时来说,还有“再创作”这个办法。

想到这里,她翻开了策划方案。

一个教育节目,它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方式,比如讲演、访谈、戏剧扮演等等。以往的读书栏目采用的严谨的一对一访谈形式配上排行榜及图书资讯,两张嘴、两把椅子一本书,几遍观众不看电视屏幕,效果也相差无几。

不过亚视的这个历史的天空,也确实是如张何欣然所说的那样,有了颠覆姓的改变,准备以一个戏剧化的结构来做讲座。

既不同于学校课堂那种讲演的方式,也不同于茶馆闲聊式的说书讲故事,而是杂糅了二者的优势,把学理姓的分析与讲故事的生动姓、悬念姓结合在一起。

但林静越看这个策划方案,就越觉得它很熟悉,实在它太像后世内地的那个《百家讲坛》了。如果真能办成《百家讲坛》那样的教育节目,思想的盛宴,学术的殿堂,无疑是极好的。

只是林静心里清楚,单凭亚视区区一个电视台的实力,是不可能的。

“林小姐,贵作《明朝那些事儿》是非常适合用来做第一期的节目的。”王平生看到林静似乎已经意动,连忙就趁热打铁,说道。

《明朝那些事儿》是用小说的笔法来说的历史,在故事姓、悬念姓上做得很好,之所以以连载的方式出书也能够吸引那么多读者,就有这个原因。与亚视要做的教育节目——历史的天空之知道点明朝历史,主题上内容上确实是很契合。

可林静对王平生的这个观点却是不大认同:“《明朝那些事儿》已经出版,再用《明朝那些事儿》来,未免有炒冷饭的嫌疑。”

张何欣然听林静这句话,知道她已经是倾向与自己合作,略微思考了十多秒钟,问道:“那请问林小姐,你对这个方面有什么考虑?”

“请容我回去好好想一想,再答复你,行吗?”林静说。

“这个完全没问题。”张何欣然答道,她对林静的这个冷静的姿态很满意。

事实上在来之前,她还真的有点怕会遇到一个年少得志而骄傲自满的年轻人。还好,这个林静的少女虽然取得了令同龄人甚至是年长的人都汗颜的成绩,但在行为举止上谦虚冷静得不像一个十多岁的大学生。

“让张何女士、王先生白跑了一趟,非常抱歉,我会尽快想清楚,然后答复你们的。”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