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初见成果(1 / 2)
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全力奋战,一条四五米宽的简易便道就展现在众人面前,从合掌口一直延续到雀儿凼,虽然无论是从坡度还是平整度上来看,这都算不上是一条好路,可对于董家洼的村民来讲,这是他们有史以来见到的距离村里最近的一条大路了。
周显民也通过修建这条便道,感受了一下修建这条公路将会遇到的困难,对将来的施工也有了一些想法和打算。
便道修好了,孙晓也赶紧带着人将合掌口到雀儿凼一带的公路范围确定下来了,根据公路设计图纸,将一根根的边桩砸在了陡坡上,成为将来公路施工的标尺。
按照设计要求,这条通往董家洼的公路,路面基准宽度为7米,两侧各预留五十厘米的排水沟和防护栏距离,按照这个宽度,右侧的陡坡开挖最大范围超过了40米,土方量也是非常巨大的。
便道的尽头就是合掌口了,对于这个合掌口的处理,无论是章华还是王大勇,都倾向于开凿出一条类似隧道一样的通道,只是这样一来就需要占用董家洼的大片口粮地。
另外还有人提出了另外的选择,那就是利用“座山雕”和合掌口之间的距离和坡度优势,直接修建一条盘山路,让公路直接冲上三十多米高的合掌口,通过修建一座跨河桥梁,将公路引到董家洼的后山,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占用耕地,还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开挖山体的土方,降低对原有环境的影响。
对于第二条路线,桑光勇是非常赞同的,这样一来,董家洼后山一带的荒地就可能派上用场,还能够节约土地,而且合掌口也是天然的桥墩,相对于开辟隧道能够节约不少的资金呢。
经过了专家们的反复研究,最后大家还是选择了开辟隧道这条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登上三十多米高的合掌口,对于公路的坡度来说实在太大了,一旦到了冬季降雪的话,恐怕路上行驶就会非常的困难,而且抬起这么高的话,就需要大面积的路基支撑,跑河一侧的边坡会是个很大的难题。
七米宽的隧道对于施工队来说倒不是什么难题,更不用说这是坚固的花岗岩,只需要合适的利器就足以打通了,比在豆腐渣里开路容易多了。
孙晓最终将整条公路的范围都确定完毕了,董家洼一共被占用了三十七亩口粮地,靠近跑河一侧的土地全部都被占用了,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土地的占用,指挥部将施工方案进行了一定的修订,沿着董家洼口粮地原有的地平线规划道路,尽量减少因为基础高度问题占用土地。
在老支书和桑光勇的监督下,金广源带人将白色的石灰线洒在了口粮地当中,凡是占用线以内的口粮地,会得到一公里外的土地补偿。
便道修到了合掌口就算是阶段性完工了,村里的占地也都妥善处理了,但凡是占用范围就不准再耕种任何作物了,即便种了也没有青苗补助,自己看着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