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此番谋逆该当何罪(2 / 2)

加入书签

“你若敢杀了我们,绒族大军马上就压赴孟州边境!”那胆子大的吼道。</p>

皇后手一抬,白云舟弯弓搭箭将那人钉在身后的廊柱上,铁器贯穿心脏,无痛死亡。</p>

“还有谁想说什么?”懒怠的歪在椅子里,李宛扫过这群人,“你们这少说也上千人,若要一个一个处死我嫌废刀,不如这样,咱们按罪处论。”</p>

“平日有鱼肉百姓为非作歹的自己招认,孟州自当按律法办事,若是太平无事的,也有地儿装你们,孟州山峦上新开了大批量的洋芋种植和水银矿开采,正缺人。”</p>

李宛按照原书的记忆叫人去山峦上细细寻找,果然那水银矿完好无损,若能将此矿利用起来,何愁孟州贫穷?</p>

“奸诈小人,若不是你趁夜偷袭,我们岂会被俘?!”</p>

沈璇的反驳逗笑了李宛,她道,“偷袭?本宫希望你搞清楚一件事,孟州自古以外来都是我大梁不可分割的国土,若有谁敢动它的主意,本宫第一个要谁的命!”</p>

“哼,说的比唱的好听,这么多年还不是我们在管理?”</p>

“你们怎么进来的自己心里清楚,若非当初你们给程英下套,他岂会不顾雍亲王的阻拦,将不和孟州土壤的植物移植此处来?”</p>

李宛的话将沈璇逼问的哑口无言,他再想说什么,李宛转头边走,留下白云舟弯弓搭箭射中了他的随从,怒吼道,“想招供的尽快言语,不想招供的下场如他!”</p>

越往前走越快,绒族的哭喊声在后响彻天际,李宛不由得红了眼眶,直到脚底一崴蹲下身子。</p>

贺兰喜检查过她的脚腕,劝慰道,“娘娘,娘娘不必心怀愧疚,若不是他们孟州的百姓岂会有今天的苦日子?”</p>

“我在家的时候也时常看书,见王公贵族动辄斩杀上百人,心里对他们有许多怨恨,那会儿只觉得人都有心若真心换真心,哪里还用得着杀戮?如今才知,有些事情将人逼到这个层面,是不得不做。”</p>

李宛垂着眸子,春暖花开万物乌苏,两只蚂蚁探着触角寻寻觅觅从眼前经过,“不知缙元会如何想。”</p>

“娘娘是天下的国母,大梁的重担都在您的肩上,此番杀戮是为了江山为了万民,是娘娘的功德不是罪孽,慎王殿下聪明伶俐,他岂会不理解?”</p>

贺兰喜是个聪明且一点就透的人,见人慢慢接受了自己的话才搀起来,理了理衣摆的土,笑道,“娘娘,快别想这些伤心人了,这几日孟州的百姓都在摇旗欢迎咱们呢,甚至有要在城东给您立像的,可要出去看看?”</p>

“娘娘,知府大人来了。”</p>

月疏引着依旧着战袍的白玉京而来,抱臂行了军礼起来抱怨道,“娘娘,臣一辈子都打打杀杀的,实在穿不惯文官这琐碎的衣裳,日后可否只穿军袍?”</p>

“等本宫走了,孟州就是你的责任,只要你政绩做得好,便是去街上狂奔我都不管你。”</p>

李宛打趣着往外走,问道,“账目理的如何?我将知府的重任压在你的肩上,白大人辛苦。”</p>

“娘娘看中属下是属下之幸,不敢喊苦,臣已经将册子理明白了,绒族人统共渗透进了五千二百三十一人,有名有姓走官方文书的不过八百人,剩下的五分之四在校场里,那五分之一在鸣县。”</p>

</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