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第219章 :搬家(2 / 2)

加入书签

宋阳低着头想了一下,这次把自己家的房子翻新,也是他很早之前就有的计划,一是这次的事情,把家里的老房子重新盖一下,第二,是可以改造成农家乐,宣传他的蔬菜,上一次去城里,找工人的时候,宋阳对老李他们几个印象不错,别想着这一次还进城到七一路那一块儿。

让老李帮他再找一些人,带上上次的人马,都过来帮他改建农家乐,之前宋阳已经有过经验,老李他们家里都住在县城,来农村干活,需要有住的地方,家里这破房子翻新的时候,宋阳便准备让老李他们,暂时先安置在这里。

这些新的家用电器放在这里,的确不合适,不仅是,扒掉老房子的时候,盖新房子那些砖砖瓦瓦的,碰到这些家用电器,宋阳也心疼的很。

毕竟都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原先不知道十二生他们几个人都过来帮忙搬家的时候,宋阳还有些发愁,不知道把这些电器怎么安置?现在看着自家院子里边,站了这么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宋阳一咬牙,便对大家说道,“大家来加把手,来一起帮忙,把这家用电器放到架子车上边,反正二牛家,离我家也近咱多跑几趟,把这电器通通搬到二牛家的院子里。”

“好嘞!”不知道是谁先吆喝了一声,紧接着,大家都凑了过来,跟着宋阳来到了厨房,角落里放着电冰箱,宋阳把冰箱门打开,取出了里边的食物,母亲虽然坐在院子里边,但是也一直朝着宋阳他们那边张望着。

注意着他们这边的情况,一见到宋阳把冰箱里的食物清理了出来,母亲便赶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来到了厨房里边,一边走一边挥着手,对宋阳招呼着,“阿狗呀!冰箱里那些吃的都交给我吧,你们去搬重东西,这些小东小西的零零碎碎,都让妈来看着。”

宋阳应了一声,从冰箱里面腾出来的零食,给了母亲,她赶忙拿着零食跑了出去,坐在院子里面打包起来。

最后,宋阳便招呼着十二生他们,来大家都搭把手,一起用力把这冰箱抬到外边的架子车上。

十二生他们几个人纷纷凑到了一旁,慢慢的把冰箱横了过来,因为宋阳家的厨房,门比较低,直接把冰箱竖着抬出去有些困难,当初,人家城里电器城的,来给宋阳家安装冰箱的时候,就犯了大难题。

费了好大劲才把冰箱,给横着抬到了宋阳家的厨房里,这下要把冰箱抬出去,又把宋阳他们给难为了一会,好在他们人多,慢慢的稳稳当当的,总算是把冰箱给抬了出去,直到放在了架子车上边,几个人慢慢地松开了手,大家才喘了口气。

“呼……狗蛋哥,你家是厨房的门可是真低,你瞧这大件的电器都过不去,赶紧把这房子扒了重新盖上新房子吧!”二牛坐在一旁,喘着粗气,指着那厨房的门,对宋阳说道。

宋阳笑了笑,目光有些复杂的看着厨房,在院子里边环视了一圈,随后说道,“这不就是准备盖新房子呢,等到新房子盖好,咱下次把这些电器搬回来的时候,就不用这么费劲了,走吧咱们进屋里去,再把电视机拿出来放在这冰箱上头,推着架子车,咱就往二牛家去吧!”

说着,宋阳便进了屋子,那电视机没有多重,他一个人就搬了出来,放在了冰箱上边,冰箱下边是架子车,因为重量的原因,宋阳这觉得,推着架子车往前走的时候,车轴那里,都会吱吱吱的响。

母亲被留在了院子里边看着东西,二牛宋阳,还有虎子和大宝,他们四个人一同推着架子车,两个人在后边推两个人在前边扶着,慢腾腾地来到了二牛家的院子里边,费了好大的劲又把电冰箱卸了下来,直接摆放在了二牛家的院子里,随后他们又赶紧拉着架子车回到了宋阳家里,这样轮换着人来来回回好多趟,才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搬到了二牛家院子里边。

最后一趟,已经没有什么大件电器了,都是一些床铺被褥和衣服,母亲把零零碎碎的东西全部摆到了架子车上,几个人,一同出了宋阳家,宋阳回过头,把小黑他们几只小狗牵了出来,狗绳拿在手里,反手把大门锁上。

一招手,说道,“走吧,这是最后一趟了,办完这趟就不用再回来了,”随后就朝前走去,来到了二牛家。

二牛这一次并没有跟过来,而是在家里边等着宋阳他们,二牛站在门口,大老远地瞧见宋阳推着架子车朝这边过来了,十二生他们也都在一旁跟着,二牛小跑几步迎了上去,把宋阳他们带到了院子里边。

现在宋阳家的全部家当,都摆在二牛家的院子里,几个人又是一阵忙活,二牛在一旁指挥着,把电器的位置分好全部都放进了屋里,随后,又打开了,之前在家里准备好的屋子,让母亲把那些床铺被褥和衣服,一股脑的放在了床上。

这时天已经黑了,宋阳掏着手机看了下时间,这一忙活不要紧,几个小时过去了,现在竟然已经八点钟了,于是宋阳便停下了手里的活,招呼着大家对大家说道,“行了,这东西搬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细细的收拾一下,今天谢谢大家伙了,都过来帮忙了,现在已经八点钟了,咱们都还没吃饭呢,要不你们,就先别回家了,咱们就地取火赶紧做点饭,大家一块儿吃的晚饭?吃了饭以后再走吧!”

“行行行,那咱们赶紧做饭吧,狗蛋哥,这忙活了半天,俺都快饿死了,”每次十二生总是第一个喊饿的,一听宋阳说要做饭吃饭,他便双手赞同立即,蹲了下来,拍拍地面上的土,一屁股坐了下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