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教育,大明的未来(1 / 2)

加入书签

 ,日月江山永为明

别看朱棣说得轻松,但其实用对马岛换取建州卫以南的地方是一件很难抉择的事情。

这么说吧,如果朱瞻垶没有说明茂山铁矿的事情,而是单纯的以对马岛换取建州卫以南的土地,那朱棣是决计不会换的。

这对马岛看似鸡肋,但其实是有大用的。

从表面上来说,这对马岛在朝鲜和倭国的中间,距离大明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而且一旦跟朝鲜的关系发生变化,那就连补给都要绕远路才能送过去。

但正因为这样,这对马岛的意义才非同凡响。

现如今的对马岛就好像洪武年间太祖高皇帝设立大宁卫和开平卫一样。

当初设立大宁卫和开平卫是为了牵制住草原,这就好像两枚深深砸进了草原的钉子,时时刻刻地牵制着草原。

现如今,大明若是掌控了对马岛,那这对马岛也将成为一颗钉子,一颗砸进了朝鲜和倭国脚边的钉子。

虽然这样的一颗钉子有些独木难支,会让补给、军备等方面的消耗成倍的增长,但所带来的战略意义也是相当重要的。

而且现在的大明不是很缺钱,在这样的情况下朱棣是不会轻易的放掉这块地方的。

不过还是那句话,不是我太容易动摇,而是对方给的太多了。

朱棣虽然不知道茂山铁矿是整个亚洲储量排行第一的铁矿,但从朱瞻垶那里得来的消息就已经足够了,光是这些就足够来交换对马岛的了。

而且,现如今大明跟朝鲜的关系还不错,朝鲜也是大明诸多从属国中最老实的一个,朱棣也觉得短时间之内朝鲜不会有什么歪心思。

以后?那就更不用说了,要是得到了茂山铁矿,按大明的实力不说会迅速增长,但也会有显着的提升,到时候朝鲜就更不敢蹦跶了。

所以说,单单用建州以南的土地来交换对马岛是亏本生意,但若是加上了茂山铁矿,那就成了一笔好买卖了。

“你说朝鲜那边已经点头了?”思及至此,朱棣转头看向了大孙子。

“嗯。”朱瞻垶点了点头。

“根据纪纲的回信,李芳远是很意动的,甚至是想直接拍板把这件事情给定下来,不过让纪纲给劝住了,以这是家国大事为由让李芳远先同官员们商量后再做决定。”

“嗯,做的不错……”朱棣点头表示赞赏,他不会觉得纪纲这是多此一举。

有些好处别想着别人没反应过来你就昧下来,那样的话等人家回过神来就会对你产生恶感,反倒是像纪纲这样把什么都说好才是最好的办法。

别的不说,李芳远现在对纪纲对大明肯定是有感激之情的,只因为纪纲事先提醒了他。

“那你最近注意着点儿,若是朝鲜那边拍板定下了,那咱们也就定下来。”朱棣多多少少有点儿急不可耐的意思了。

“这事儿没必要藏着掖着,若是朝鲜对咱们的着急感到奇怪你就说这对马岛的事情还没公开,文武百官都不知道,想来这样李芳远就会急起来了。”

“嗯,孙儿省得了。”朱瞻垶也很是赞同老爷子的说法。

对马岛的事情还没公开,这对大明来说是好事儿,就好比现在大明就可以用对马岛来换取茂山铁矿周围的土地。

但若是公开了,整个大明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普通百姓都知道了,那这比买卖就绝对不能做了。

"target="_blank">https://e>e</a>

</a>

大明祖训第一条:失土者斩!

这虽然是交换,但也有失土之嫌。

到时候着急的就得是朝鲜了,这种事情其实都是心照不宣的,在朝鲜不知道茂山铁矿的存在这种情况下,这比买卖他们才是赚的一方,而大明看上去只是把不需要还得花钱养护的货物给脱手了。

“既然您也决定答应,那孙儿就给纪纲回信了,这事儿太大了,虽然知道最后结果会是怎样,但孙儿也是不敢随便做主的。”

得了老爷子的口风,朱瞻垶也就放心了。

“现在事情既然定下来了,那咱们就尽快促成这笔交易,早早的把对马岛上的那些人给调回来,省得时间长了露出端倪。”

“嗯,这事儿是没什么问题的,垶儿你做主就行。”朱棣现如今对这个大孙子也很放心,自然是无不应允。

“那爷爷,我跟我爹就先回去了?”朱瞻垶站了起来,顺带着拉了一把自家老爹。

“回去吧。”朱棣摆了摆手,翻开了书桉上的奏折。

“走了,爹。”朱瞻垶拉着自家老爹站起来就朝着门口方向走,但走到一半却勐地停下了。

“诶对了,爷爷,回头您跟内阁说一声,调几个记忆里好的人给我,我有用。”

“知道了。”朱棣摆了摆手,头都没抬。

朱瞻垶见状也没有说什么,拉着自家老爹就出了乾清宫。

“你计划这件事儿多久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