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琅琊榜之隐士篇(1 / 1)
一、司马徽,字德操,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三国荆襄高才。为人清高拔俗,有知人论世、鉴别人才的能力,受到世人的敬重。司马徽与荆州名士庞德公等人以及流寓到襄阳的徐庶、韩嵩、石韬、孟建、崔州平等人均有交往,关系甚密。司马徽视庞德公为兄长,被庞德公称为“水镜”。
二、庞德公,字尚长(《四库全书·卮林》据《宋书》),是中国东汉末年的名士,荆州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人。荆州刺史刘表数次请他进府,皆不就。庞德公与当时隐居襄阳的徐庶、司马徽、诸葛亮过从甚密,称诸葛亮为“卧龙“,司马徽为“水镜“,庞统为“凤雏“,被誉为知人。诸葛亮以师礼待庞德公,每次造访,均拜于床下。后庞德公隐居于鹿门山,采药以终。现鹿门山有其遗迹和塑像。
三、黄承彦,汉末三国时期襄阳名士,诸葛亮岳父,黄月英之父。南郡大士蔡讽的女婿,与襄阳名士上层社会圈子: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交好。《三国志》:黄承彦者,高爽开列,为沔南名士,谓诸葛孔明曰:“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配。”孔明许,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
四、胡昭,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他比诸葛亮年长二十岁,又比诸葛亮晚死16年,以八十九岁高龄得到善终。胡昭常年隐居深山之中,终生不仕。但他手下却出了一位闻名于世的弟子,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的长子名“师”,次子名“昭”,便是寓意师从胡昭之意。胡昭长期隐居深山,终生不仕。
五、管宁,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是三国时代著名的隐士。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成为好友。有一次,二人一起“锄园得金”,管宁视之如瓦砾,弃于一旁。还有一次,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从外面路过,他置若罔闻,依旧专心致志地读书,而华歆却面露羡慕之色,跑出去观看。华歆回来后,管宁把席割开,与华歆分开坐,并说“子非吾友也。”此即传为佳话的“割席断交”、“锄园得金”。
五、娄圭,字子伯,京兆人(今陕西西安),魏国著名谋士、将军,隐居终南山,道号“梦梅居士”,娄圭年青时与曹操有交情,曾经随曹操平定冀州,南征刘表,击破马超,立有功劳,连曹操都感叹他的计谋。后来曹操和他的儿子们一起出去游玩,娄圭当时也一起随行。因言语不当,被曹操认为有意诽谤,遭杀害。
六、孟节,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万安隐者。弟获,为南蛮王。获等反,蜀相亮伐之,军士因误饮哑泉之水失语。土人告亮,节草庵后有一泉,名安乐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饮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癞,或感瘴气,于万安溪内浴之,自然无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曰薤叶芸香。人若口含一叶,则瘴气不染。亮求节,节救蜀军。亮欲申奏天子,立节为王,节辞之。亮又具金帛赠之,节坚辞不受,乃嗟叹不已,拜别而回。
……
(待续)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