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旌旗展(1 / 2)

加入书签

 云意初瞄了眼云意衍的姿势,印象里云意衍还没有在皇宫内苑如此放纵过,火候差不多了吧,他心道。

“我曾对一个人说过,人在变,时势在变,未来你我如何尚未可知,也许……”云意初拖长声音,却没有说出也许后的句子,让云意衍自己想去吧,他实在不屑于扯这种谎。

一个爹生的,云意衍岂会不知云意初在打什么算盘,他呵呵一笑:“六弟,说吧,你打算怎么做?”

云意初也不再绕弯子,云意衍既然直问,显然已经看出他需要他的帮助,不……应该说他们彼此在现阶段需要暂时的信任。

“首先,大军已在隐烽关周围集结的消息越少人知道越好,若我方将此事摆上朝议,成王恐怕不管因为什么按兵不动,届时都会统统抛开,举兵直进。”

云意衍点点头表示赞同,他方才想召集重臣商议对策的确不够稳妥。

云意初见他没有反对继续道:“当年剿灭尧今的将领,现在老的老,死的死,年轻将领中经历过沙场打磨的没有几人,谁来统帅你可有想过?”

在读过第一封信时,云意衍早将能用得上的人全部在脑海中过了一遍,他微微摇头:“没有最合适的人选。牧将军一门镇守西南,步盛隔江防范星夜,都不可调派,实在太难……”

云意初揶揄道:“你没考虑过钟家?”

云意衍白了他一眼,示意:你还好意思提钟家,钟绯的事儿到现在还留有余波未平呢。其实就算是没有。他也不会用钟家,钟家的权势已经够大,当年父皇不就受尽外戚掣肘,他绝不会重蹈覆辙。

云意初不再开玩笑正色道:“此战非比寻常,为帅者,智、勇、稳缺一不可,最重要地是,得有压得住三军的威望,太久的和平让我们多数的兵勇从未见过鲜血,而华军数年来与边陲外族时有摩擦。他们在修罗场历练过。这一点上华军占优势,惟独我方将领强过对方,才有可能弥补差距。”

“智谋、勇武、沉稳……威望。即使是牧老将军都不可能全部做到。”云意衍坐起来。蹙眉苦思。

“我国有这样一人。”

云意衍惊诧挑眉:“谁?”

云意初沉默片刻。直视着云意衍地眼睛道:“我!”

云意衍神色凝重。喉结略蠕动几下。终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

云意初倒不着急。他知道云意衍需要时间考虑。但时间并不充裕。他和他都必须在今日决定。

许久后。云意衍沉声问:“我拿什么信你?”

这句话在云意初预料之中,他开始有些欣赏这个对手了。他没有用他资历不足、自视过高、太年轻等等借口来搪塞,而是一针见血指出了此议唯一的障碍——信任。他微微一笑道:“即使我说出理由。你能信么?又敢信么?”

云意衍还他一笑,淡淡摇头。

双方都坦诚。那么还有的谈,云意初略作思量后道:“第一,前面你已认同我的想法,此事不宜张扬,且越快越好,我去,消息在一定时间内可以防止外流。第二,你知道我手上有五万羽国最强悍的军队,追云骑。我去,自当让他们成为一把破敌尖刀,换了任何人都指使不动他们,更何况我也不会将他们交给任何人。第三,再神武的将领都比不上皇族血脉来地金贵,自古以来甚少有皇子亲赴沙场,我地身份就是最振奋人心的战鼓,皇族与兵士同生共死,还有谁不卖命搏杀?”

云意初稍作停顿继续道:“这是事实,却有两面性。你怕我掌控兵权,怕我威望盖过你太子的光华,更怕我得胜后率军直逼上津,所以你问,该拿什么信我,我也想问,我该拿什么信你?这一战不知要打多久,粮草供给全靠后方,后方却是你一人说了算,只要断我七日粮草,兵众哗变,我一人再强也控制不住局势,不是死在成王手里,就是回来被有心人强加罪名送进天牢。”

云意衍摇头道:“不是羽国才有粮草。”

云意初轻笑一声:“对,我有三条路,一,独自远逃,为保命放弃多年打拼地一切。二,叛国,转投成王,被羽国子民万世唾弃,这还要建立在成王胸怀够宽广的基础上。三,向星夜借粮,但他们凭什么借我?恐怕在你敢断我粮草时便已首先得到了星夜的盟书。相比较下,我的风险比你还要大些。”

“你都想到了,为什么还要请缨出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