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雅克·科勃诺尔(1 / 2)

加入书签

 正当居约姆和红衣主教大人互相致敬,并悄悄说些什么的时候,突然,一名大汉从居约姆身后挤进了司法宫的大厅。这位壮汉身材高大,膀阔腰圆,双目炯炯有神,他跟在居约姆的后面,犹如狐狸旁边跟着一只大狗。他头戴尖顶毡帽,身穿皮袄,当门卫看见他准备阻拦的时候,已经晚了。他一伸手就把瘦小的门卫拨到了一边。

不得已,门卫只能一声大喝道:“站住!你是谁?到了这里竟然敢乱闯?”那个穿皮袄的壮汉仿佛没有听见他的话一样,仍旧硬往里面走。门卫接着又问了好几句,后来壮汉不耐烦了,一扭头,凶神恶煞般地瞪着门卫,吼道:

“你这东西!你想干什么?难道你没有看到我是和这群人一起来的吗?”他声如洪钟,一时间,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们两人身上。门卫又问:

“你的名字?”

“雅克·科勃诺尔。”

“做什么的?”

“卖袜子的,刚城的,卖的‘三连记’的。”

这下子可算是难为坏了这名门卫了,一个卖袜子的如何通报啊?于是,他赶紧将目光看向红衣大主教,希望他能给自己支个招。谁知,红衣大主教此时也是不知所措,他平日里高高在上,哪里遇见过这种事情。要说姜还是老的辣,只见居约姆·韩悄声对门卫说道:“你就报雅克·科勃诺尔是刚城执政官的书记员。”所有的观众此刻也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门口发生的一切,尽管他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已经有人开始窃窃私语了。红衣主教大人也听到了居约姆的主意,随即附和道:“对,对,就说他是书记员。”可能他说话的声音有点大,正好被雅克·科勃诺尔听见,非常气愤地大声嚷道:“什么狗屁书记员!我是个卖袜子的,地道卖袜子的。卖袜子的怎么了,很多达官显贵都到我那里去买过袜子。门卫,我再给你说一遍,我是个卖袜子的!”

原本比较安静的人群,被这个一根筋的人一下子逗得哄堂大笑,顿时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司法宫大厅。要知道,俏皮话在巴黎从来都是很受欢迎的,更何况当时的巴黎人民一个个都是非常聪慧的。

不过,一个普通卖袜子的人之所以“享受”如此热烈的掌声,除了他说的话比较可笑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和大厅里的观众属于同等阶层,都是普通老百姓,都对生活有着独到并且深刻的见解。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袜子商竟敢当众羞辱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啊!大家理所应当地为他热烈鼓掌助威。当然,这种当众羞辱并不包含自觉反抗意识,与我们现在的人自觉主动地和权贵作斗争完全不同,可相对于当时的民众习惯性地服从和尊敬红衣主教来说,他这一举动还是有着不小的进步的。因此,现场的观众在听完他说的话后,个个都觉得特别畅快!

科勃诺尔昂首挺胸地走上前去,傲慢地向红衣主教大人微微欠了个身,以示敬意。别看我们的科勃诺尔只是一介平民,像他这种“一根筋”似的平民向来都是当权者们最为惧怕的,于是主教大人赶忙对这位平民还礼。这时,站在旁边的居约姆·韩,也就是菲利浦·德·果明菲利浦·德·果明(1447—1511):历史学家,路易十一的近臣。曾经说过的“精明且狡猾的家伙”,正一脸幸灾乐祸地目送这两人分别走向自己的座位。红衣主教大人此时一脸的狼狈,皱着眉头,不住地摇头叹气;而科勃诺尔却神情泰然自若,面带微笑,看得出来,他心里正在为自己刚才的壮举沾沾自喜呢!他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了一件事:他一个卖袜子的商人并不比那些所谓的大人卑微多少!

其实,对于帝王贵胄来说,他们最怕的就是这些最为普通的民众了,因为他们打心眼里知道,可以毫不费力气把他们赶下台去的不是别人,正是眼前的这群看似一般,其实最不一般的普通民众。今天这个订婚仪式的当事人之一—玛格丽特公主,她的母亲玛丽·德·勃艮第,她最惧怕的便是像袜子商科勃诺尔这样的普通民众,当弗朗德勒公主跑到断头台下苦苦哀求民众饶恕她的罪行时,煽动群众对她置之不理的不是所谓的红衣主教大人之流,而是如同科勃诺尔一样的人,可以这么说,只要他们愿意,只要他们稍微的挥一下手,便随时可以让这个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尊贵无比的人头落地。

然而,此时哪怕我们红衣主教大人再怎么难受,他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尽管他心里有百般的不乐意,但是他此时此刻必须在这里坚持到底。

说实在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所有观众的目光都是紧紧盯着每一件事不放,然而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便是把自己吊在半空中的那个可怜的乞丐。他不仅对红衣大主教以及弗朗德勒使团一行人的到来不屑一顾,甚至都没有扭头看过他们一眼,也许他觉得这样做是在浪费他的时间而已。只见他双腿交叉盘踞在柱子的顶端,就为了让自己坐得更舒服一些。当然,此时就算他在半空中玩起倒立来,估计也不会有人注意到他。现在,所有的贵宾都已经在看台上就座了,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科勃诺尔,因为他就坐在第一排,而那个肮脏乞怜的乞丐就在他的头顶。只见那个乞丐坐在那里非常的淡定,脸上布满了天生的乐天派才会有的表情,而嘴巴时不时地像机器那样一开一合,反复唠叨着:“老爷太太们,可怜可怜我吧!……”科勃诺尔似乎并不讨厌与自己近在咫尺的乞丐,只见他非常友善地伸出手拍了拍乞丐的肩膀,而看到这一幕的人们个个都是目瞪口呆。乞丐显然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友好”吓到了,赶紧转过了头,就在他看向科勃诺尔的瞬间,更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两个人的脸上迅速洋溢起了激动加喜悦的表情,他们仿佛是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他们紧紧握着对方的双手,并且还旁若无人地小声诉说着什么。然而,在台下的观众们看来,衣衫褴褛、身体肮脏并且卑微的乞丐,此时点缀在高贵的贵宾看台上,就好像金灿灿的橘子上趴着的毛毛虫。

台下的观众,用一种充满迷茫的眼神看着科勃诺尔和乞丐的“重逢”,于是他们开始在台下小声议论此事,并且还不厌其烦地做出了种种猜测。刹那间,大厅再度沸腾起来。然而,我们的红衣主教大人,此时却非常不和谐地站了出来。在他的座位上,他也能大概看清楚那个令人讨厌的乞丐的身影,他想当然地以为那个乞丐正在行乞,对于这样的事情,红衣主教大人是不能不管的,更何况此时他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只见他冲着门卫大声吼道:“你们这群废物,快把这个讨厌的家伙给我扔到河里去!”谁知,他的这句话却惹恼了科勃诺尔。科勃诺尔的双手仍然紧紧地和乞丐握在一起,嘴里却说道:“都不许动,这是我的朋友,我看你们谁敢再上前一步!”

“谁敢乱动!谁敢乱动!”台下的观众也唯恐天下不乱地附和着,在他们眼里,科勃诺尔显然已成了英雄,因为只有他这样的英雄,才有勇气当众顶撞不可一世的红衣主教大人。从这一刻起,“袜子商”科勃诺尔在巴黎,将会像在刚城一样,用菲利浦·德·果明的话说就是:“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望,因为,这样的英雄,能够有如此的勇气,必然会得到民众的拥戴。”

红衣主教大人显然更加生气了,他咬了咬嘴唇,然后稍倾身体,对身旁的圣热纳维埃夫寺院的住持低声抱怨道:“真是没有想到,来自弗朗德勒的‘乡巴佬’这么放肆,如此的目中无人。”而那位住持也顺着主教大人的话头,接着说道:“尊敬的主教大人,这都源于您的仁慈啊,你越给他们脸,他们就越不要脸,真是一群混蛋!”主教大人又说道:“你说得很对,这群不要脸的混蛋简直是要疯了!”很显然,红衣主教大人的话得到了在场所有支持他的人的赞同,他们纷纷对此不停地附和着。看到这一幕,红衣主教大人的内心终于是找回了些许的平衡,毕竟他也有了让人肯定的言论。

介绍了大厅中这么多的情况,我深信——一些具有超强形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读者,估计他们早已在脑海中描绘出,那座长方形的宽阔大厅里面的大致情景了吧。金色锦缎的豪华贵宾看台坐落在大厅的中央,随着门卫的大声通报,那些自以为是的“贵族”从旁边的一个小门依次进入大厅,现在他们基本上已经各就各位了。这群人的打扮和神情,丝毫不加掩饰地向群众展示着他们的高贵,他们头上要么戴的是貂皮帽,要么就是天鹅绒或者猩红绸缎做的帽子。看台的四周挤满了观众,他们正津津有味地对着台上的这群人品头论足,要知道,要想在同一时间里看到如此多的上流人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还有就是那个木头台子,上面竖着四个色彩艳丽的木偶,台下也有四个。可是,由于刚才一阵热闹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这时已经没有人在意这些木偶的作用了。还有那个又高又瘦,穿着黑衣服,喜欢与小姑娘聊天的甘果瓦,也早早被观众抛在了脑后,至于他精心制作的开场诗,估计已经没几个人记得了!

自从红衣主教大人一来,甘果瓦便在心里暗道:糟了!恐怕自己这次精心设计的戏剧要泡汤了。突如其来的这一幕,让甘果瓦坐立不安起来,因为他发现观众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主教大人。因此,他不止一次地吩咐演员们要提高声音,可这根本于事无补。不得已,他不得不让演员们暂停演出。他奔走在观众之间,劝说他们继续观看自己编写的戏剧,他反复宣扬他的戏剧是如何的精彩,他甚至恳求吉丝盖特和丽埃纳德为自己拉观众,可这根本没用。因为,此时此刻,群众的眼中只有贵宾看台上的那些贵族,只有这些人才是他们需要观看的。他们觉得——舞台上和看台上无非都是在演戏,相比于舞台上那些滑稽可笑的演员,看台上的那些贵族显得更加的生动、直观,并且有血有肉。两个台子上演的无非都是贵族与普通民众、教士与劳工之间的冲突罢了,与其去看那不知排练了多少遍的戏剧,还不如去看那些活生生的人,比如高高在上的红衣大主教,那唯命是从的教士随从,还有那群从弗朗德勒来的“乡巴佬”,这些也是对权力和地位的最好诠释。

我们的编剧甘果瓦随即又想出了一招妙计,他打算混入观众群中,以观众的身份来要求宗教剧再次从头开始演出。如果他的这种呼声能够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同,那么他的计策就成功了。于是,他在人群中大声地呼喊了起来:“宗教剧!宗教剧!从头演,从头演!”他身边站着一位看似和蔼可亲的胖子,听见这位老兄的话随便说了一句:“宗教剧?从头开始?那就从头演吧!”顿时,自负的甘果瓦以为自己得到了部分观众的附和,便又一次提高嗓音呼喊着自己的口号。照这样下去的话,他的妙计很有可能就会实现,谁知道,这个时候又发生个小意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