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砀城(8)(2 / 2)

加入书签

张牛角坐于公堂上俯视王启一众,没有说话,而诸燕含笑看着王启一众,微微点点头。

王启见到张牛角,立即拜倒在地,大声道:“沛县泗水亭亭长王启携同乡兄弟等人,拜见大将军。”

卢绾樊哙周勃一众见王启如此,几人虽不情愿,但也只得跪下见礼。

张牛角见王启等人懂些礼数,满意道:“诸位英雄请起吧,来人看座。”

“谢将军。”王启等人拜谢后,起身坐于将军右手一侧。

张牛角等到王启一伙落座,面无表情的说道:“听诸燕将军说,此次砀城能够开城投降乃是你等擒杀县令有功。本将军赏罚分明,不知尔等要何赏赐。财物、土地还是官位?”

王启此时才恍然,那诸燕原来也是黄巾军中的一员将军啊。

王启毕恭毕敬道:“原来褚将军乃是军中大将,先前是我等失礼了。至于开城门之时,我等草民不敢邀功,一切听大将军之命。”

张牛角哈哈大笑,心想这王启居然如此识时务,称得上一方英雄。“既如此,那不知各位可愿入我军中做事,我观你等俱是豪杰,不如随我一同反商,打出一片太平。”

王启等人本就不知自己今后去向,且他们都是大商逃犯,不管逃到哪里都会面临帝国追捕。如今既然有诛灭大商的起义军队,且有大将邀他们入伙,自然求之不得。

不过王启心里有所顾忌,要是参军之后被安排到了兵卒之中冲锋陷阵,那他们一伙兄弟就都是炮灰之属,恐怕打下一仗之日,就是他们身死之时。

王启笑着小心翼翼问:“那不知将军愿安排我等兄弟所位何职?”

张牛角在心里对王启的评价又高了一分。

所为何职与所位何职可大不相同,前一种可以安排王启等人进入步兵之列,所属不过平常小兵,打起仗来都是炮灰。后者起步至少也是为长为将之属,哪怕只是伍长也有手下小卒保护,比起小兵来多一份存活的可能。

张牛角略一思考,道:“我愿命你为五百长,所属由你自己安排你的兄弟,但我军中之人不会分给你,你可自行在砀城之内招募额满。还有这些银两供你招兵之用,如何。”

王启心中想想,五百长便是有五百人,除了自己是五百长外,还有五个百将百夫长,之后还可以设立屯长、什长、伍长,尽管自己兄弟一共不到五十人,加上砀城监狱放出来的也就七八十人,其他人需要自己招募,但总比众兄弟全部都是小兵要好的多。

王启从位子上起来,跑到正中跪下,大声道:“谢将军。”

张牛角笑道:“不用如此多礼,起来吧。”

王启闻言起身,而后张牛角示意手下赐予王启等人兵甲,同时让王启将台案上的白银带走。

王启再次谢过,将这些东西都收于身旁,这时他看到诸燕在一旁含笑看着他,又急忙对诸燕拜谢。

诸燕连忙阻止了王启,笑道:“等事情处理完了,我与你好好喝几杯。”

王启应下,随后才落座。

这时,张牛角面色一冷,怒视公堂前跪着的原砀城一众官吏,喝道:“来人,将他们全部斩首示众,头颅挂在县衙门前三天三夜,以示军威。”

跪地的砀城官吏顿时鬼哭狼嚎,大喊将军饶命,或者起身反抗。

只是不管他们如何挣扎,张牛角都不予理睬,那些行刑之人上前毫不犹豫的就将这些官吏头颅砍下,公堂前血流洗地。

县尉此时才回过神来,冷眼看了看一旁倒地身死的同僚,嘴角微微撇了撇,而后大声道:“来吧。”

县尉身后之人拔剑刚要斩下县尉头颅,突然听道公堂里响起一声,“且慢”。

众人一起寻向说话之人,那县尉也看向公堂。

原来王启起身大叫一声阻止了县尉赴死。

王启转身对着张牛角道:“不知将军能否将此人交于我,我愿将他收入我麾下,以为我黄巾军效力。”

张牛角脸色古怪的看着王启,此前自己可是在东城门处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过,愿意封这县尉为自己帐下裨将,那县尉拒绝了,如今王启却想要收了此人。

要是王启失败了,无所谓,可是要是成功了,岂不是说明王启比张牛角更有能力。

张牛角对于王启如此鲁莽有些不悦,不过他对于那县尉映像不错,既然如此,不如就让王启试试。

“你要是能说服他,就由你。”

县尉一脸木愣的看着王启,这人本来白天是被县令打算坑害之人且行刑之人就是自己,如今却成了自己救命之人。

如此因果,如此可笑。只是自己内心已死,这人如何能够救活自己。

王启嘿嘿笑道:“谢将军,这人我先带走了,等明日他必会是我军中一员。”

张牛角没想到王启处理此事还如此故弄玄虚,不过就算王启说服不了县尉,最后放了他,仅凭一个县尉能翻起多大的浪。

张牛角悻悻然也就无所谓了,摆摆手示意王启下去。

王启拜别张牛角,便招呼众兄弟离开,同时还让卢绾樊哙把那呆立原地的县尉强行架走。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