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沛县起兵(4)(1 / 2)

加入书签

 沛县城外,当王启一众到来之时,远远就看到城墙上站满了人,就连县令也不知何时得到消息,早早立在城楼上,遥望着他们一众。

县令看到王启居然带回来这么多人,心里大惊,同时又暗自庆幸自己识破了萧何的诡计,不然要是放王启一众入了沛县,那自己必有性命之忧。

王启在城外看到城墙上如此多人,心里也是震惊。萧何不是说县令没有多少人手可以用么,可此时城墙上的人,少说不下三百。

萧何在看到城墙上备守的众人后,怒骂道:“这县令居然派城中百姓帮他守城,我们只有两百人手,如何破城而入。”

卢绾等人听到此言,脸色难看的看向王启,问道:“王哥,你说怎么办?”

王启死死盯着城墙上的县令一众,半响才开口道:“守城的人太多了,我们就两百弟兄,又没有攻城用的武器,只能想办法智取了。”

萧何忙问道:“那你有什么办法?”

王启沉默不言,此刻他哪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慢慢思量。

一会后,王启将卢绾樊哙雍齿等兄弟叫到一起,悄悄说出自己的计划,卢绾樊哙雍齿等人边听边不住的点头。

等王启说完,雍齿抢先道:“这事我一个人去。”

樊哙见雍齿又抢风头,大声嚷道:“凭什么就你一个人去啊,王哥,我也去。”

王启见不得紧要关头自己兄弟还争吵,叫道:“就你们两个哪里够,去多找些弟兄一起。”

雍齿和樊哙见王启发话了,也就不争了,两人在一伙兄弟中找了些勇敢且嗓门大的,而后一同往沛县城墙下走去。

县令等人见有人前来,当即紧张的命令弓箭手做好防守准备。

可雍齿樊哙等人只走到城墙下弓箭手的最远射程处,就立定下来。

雍齿抬头看着城墙上的县令一众,大声喊道:“城墙上的人都听着,你们久居县城,根本不了解外面的情况。大商国内,太平道圣人天公将军张角,带领三百万黄巾军已经起兵反商了,并派三十六渠帅之一的张牛角张大将军带兵攻取砀郡、泗水郡两地,我们乃是张大将军的先锋军,后面张将军带着两万人马马上就到。我劝你们快点开城门投降,不然等大军一到,破城而入之时,城内鸡犬不留,尔等诛灭九族。”

此言一出,城墙上百姓一片哗然。

原来王启是打算用言语激将,让沛县官吏与一众百姓开城投降,而这个想法的来源正是砀城时他在东城门下的经历。

砀城里,褚燕在东城门前的一番话,绝对是砀城开城门投降的关键。他的那番话燃起了砀城民兵与百姓心中对于大商的怒火,也道处了当今天下黎民百姓的真正现状。

大商暴~政苦天下百姓久已,百姓为何还需为大商守城护地。

如今,王启没有兵马强攻沛县,只能用同样的方法试试,看能不能迫使沛县也开城投降。

要知道此时的沛县百姓多定居于城内,完全不知道大商国内的情况。要是他们知晓了已有黄巾军起兵反商,只要确定了消息,沛县城内定会有受不了县令酷政剥削的百姓响应号召。

县令见城墙上百姓多受雍齿之言影响,议论纷纷,心中当即大惊。他知晓大商国内有黄巾军起兵造反之事已久,最怕沛县百姓响应起义,这才将此事压下未告知城内百姓。

可此时雍齿将起兵造反之事说于众沛县百姓,要是这些百姓此时闹事,那他这县令今日必是性命不保。

县令心里明白,自己必须想办法震慑这些愚民,就算是沛县百姓知晓帝国之内确实不太平,也要让他们自己心里胆怯,不敢在这沛县城里闹事起兵。

县令为官多年,对于王启等人用言语蛊惑百姓的把戏一眼就看穿了,而这种计谋县令平日里用的最多,也最为精通。

县令此时竟都不用腹稿,直接立于城楼上,怒指雍齿等人,喝道:“你少在这里胡扯,哪有什么张大将军,造反叛军。以本官所见,定是尔等聚众叛乱,欲以谋财害命,妄图鼓动我沛县百姓行此等诛灭九族之事。我乃大商亲封县令,是这沛县子民之父母官,如今尔等逆~乱~造~反,城中的百姓只有跟着我才能活命。尔等若是识相,还不立即束手就擒,否则大商虎狼之师一到,必灭尔等九族!”

县令一言,借用帝国大势,当即镇住了城墙上的百姓。

大商国政残暴苛刻,让国内百姓民不聊生,这是事实。但大商军队虎狼之师,二十年征战,荡平四周蛮夷,这也是事实。

未见风雨的造反与且真据实的大军,沛县百姓当然相信后者。

毕竟众人只有一条命,那命去试探道听途说的消息,谁敢啊!

再说,就算消息是真的,可没有军队对抗大商天兵,仅凭他们这点人,胆子再大,也没几条命够那些虎狼之师砍的。

城墙上的议论安静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