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商歌皇城下(4)(2 / 2)

加入书签

“我得御史大夫传书报奏,即刻启程日夜不歇赶回商歌,虽知国内大变,也了解一些事情,但到底乱成何种情况却不知其详,太子翻阅奏章,应当知之甚细,还需太子告知当下危机。”

武庚急忙从书案上找出一本绸缎缝制成的书页,同时向一旁的太监道:“将地图拿来。”

武庚将书页交于左丞相翻阅,再等太监将大商国图展开后,一一向左丞相说明国内百姓造反的情况。

此时大商之内造反之地甚多,除内史及四周西部几郡外其他各郡皆有人反。反军大多归附于张角的黄巾军下,除了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亲自统率的人马外,其他各地造反之军不过借着张角的名号自立山头而已。

张角本人率军坐镇后方,在东郡、砀郡、陈郡、薛郡一代活动,其收拢南北两地粮草辎重,用以供给张宝张梁两人征战。张宝率军攻打颖川郡、南阳郡、三川郡,功成之后便进攻内史郡,现已经攻破函谷关,攻至戏水,直逼商歌。张梁率军于济北、邯郸、巨鹿、恒山、太原等郡攻城略地,牵制北地军队,使其无法回援内史郡,不能包围张宝军。

此三者乃是大商国内目前兵力最多的军队,每部都有二十几万人,声势极大。

张宝在攻破函谷关后,派手下周巿攻打颖川、三川等郡内未归顺之地,因周巿祖上乃是大商一统天下前的原魏国之人,故而周巿领兵之后,便在陈郡、砀郡、东郡、河内郡、三川郡等地攻占原本魏国之地。成功后,众人拥戴周巿做魏王,以自立,周巿不肯,随派人往张角处接迎原魏国贵族魏咎,拥立魏咎为魏王,魏咎称王后封周巿为魏国国相,其魏地有兵马近十万。

周巿在夺取魏地之时,曾向东进到大商一统天下前的齐国之地狄县,狄县有原齐国王族田氏田儋和堂弟田荣,两人乘周巿围攻狄县时,混乱中杀死狄县县令,自立为齐王,并率领狄县兵卒子弟打退周巿,后起义反商,攻占原齐地,活动于琅琊、东海二郡,有兵五六万。

张梁在北地用兵,有手下陈余自告奋勇愿领兵北平原赵国之地,张梁随派自己交好的武臣为将军,以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余为左右校尉,给予三千兵士,让他们北攻赵地,自己留在黄河白马附近呼应张宝西进,同时策应张角。武臣自白马过黄河,一路北上扩充军队,得兵数万人,立号“武信君”,定于北地原赵国之地,有兵近十万。

有故楚之人项羽,据传为张角之侄,与叔父项伯从吴中郡起兵,杀死吴中郡守,收江东子弟八千一路北上,又于会稽郡、鄣郡、东海郡收拢兵卒数万,现于东海郡中向西进攻,有兵六七万人。

还有一些势力较小者,如韩广、共敖、吴芮、申阳、韩王成等,皆聚众上千近万人,处于各郡之内;其他各郡各地造反之民夺取一城一池,拥有兵卒二三千者数不胜数,这些人就近作乱,不厌其烦,虽现在没成气候,但对大商统治也是一种危害。

武庚将自己从奏章上统计出来的各处叛军的情况一一说了出来,左丞相与御史大夫立于一旁默默看着。

武庚介绍完了,他伸手指在地图上,道:“如今最为危急的是张宝这只军队已经攻进内史郡,直接逼迫帝都商歌,为了帝都的安全,我们必须立即出兵,且一定要击败张宝率领的这只军队,不然大商就真的危险了。”

左丞相道:“御史大夫先前说过,张宝应该有兵二十余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想要击败张宝这只军队,很是困难。不过我大商雄兵英勇善战,既然有叛贼作乱,就必先将这一硬刺头给挑了,如此一来,还可以震慑那些乘势作乱的宵小之辈。”

武庚高兴道:“那就请左丞相带兵出征,一举荡平反贼,还我大商太平。”

左丞相摇摇头,“朝堂现在一片混乱,我不能离开,必须坐镇商歌。”

“啊,”武庚惊诧不解,“左丞相不亲自领兵,那何人有能力担任我平叛大军主帅。”

“待明日我见过一人后,再定此事,而且目前还有一要紧之事,商歌四周驻兵皆在内史各处县城,集合这些兵马也需要一定时日,以张宝此时的进军速度来看,恐怕等不到我们调集各处兵马来援,张宝已经率军攻至商歌城下了。”

武庚大惊,问道:“这可如何是好?”

“当下之事,一切我自会定夺,不用太子现在劳心。不过近日你需好生思考,认真学习,毕竟日后这大商的天下都是你的,到那时我这把老骨头恐怕都已经埋在土里了,帮不了你,你得自己真正有本事。”

武庚行礼拜道:“知晓了。”

“好了,夜色已深,我与御史大夫就不多停留了,还有很多事要立即处理,我先回府了。对了,若是陛下出关,需立即告知于我。”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