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商歌皇城下(6)(2 / 2)

加入书签

“太子殿下,臣又想起一人,便是乌田将军也可堪当此任。”

左丞相道:“莫提他,他去年违反帝国律法,后入狱发疯,现在还关着呢。”

那官员见左丞相将他推举之人一一否定,心里慌了神,沉默之下,不再言语。

太子看着大殿中如同鸡肋的文武百官,心里气愤之极,只是如今兵事甚急,他只得请教左丞相,“左丞相,难道我朝现在真的没有一人可以带兵打仗吗?”

左丞相并未将昨日姜王后寝宫之事告知太子,为得就是今日在朝堂之上当着百官之面定下章邯之事,现在既然无人再选,左丞相便告奏太子,“臣与皇后昨日商议过带兵之事,今日朝列之中有一人可当此任,且御史大夫也向臣推举过此人,就是百官之中也有赞同者。”

太子闻言,脸色一喜,没想到朝中居然还有皇后、左丞相、御史大夫三人一同认同的领兵之才。“何人也?”

左丞相看着朝列中人,喝道:“少府章邯,还不出列。”

章邯早已等待多时,如今左丞相推举,他急忙走出百官朝列的队伍。“臣,少府章邯,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急忙问道:“章少府对剿灭贼寇,解我商歌之难可有办法?”

章邯胸有成竹,他先献上一份地图,待临朝太监在大殿展开后,走至地图一旁,指着地图上的标记,道:“依臣之见,张宝实乃村夫野汉,不懂带兵打仗。他虽兵至戏水,但却分布扎营,驻兵之阵呈现出一片散沙之状,还有张宝所部将士都乃乌合之众,一方面想贪功冒进,另一方面又想各保实力。观其军营驻扎情况,各军部左右不能协同,首尾不得兼顾,若在此时率精兵一部,直捣贼营擒其酋首,贼军自然溃不成军。如此,定可解我商歌之危。”

太子闻言,眼前一亮,可转念一想,心头生出疑惑,“章少府所言不错,可面对张宝二十万大军,此时商歌自保兵力尚且都不足,我们该上哪调兵去啊?”

“太子所言极是。不错,若在此时调取各郡县兵马,必缓不济急,而臣以为,在鹿台扩修之处有刑劳之徒七十万,这些刑劳贼徒中不乏鸡鸣狗盗、作奸犯科之辈,如今帝国处于非常时期,我等需非常之手段,面对张宝二十万贼军,太子可大赦天下,将这七十万刑劳之徒充入我大商军中,以保我大商兵力。”

太子与朝中百官大惊,章邯此等说法简直骇人听闻,大赦七十万刑徒,万一那些刑徒也造反,那大商可真就完了。

太子手指颤抖的指着章邯质问道:“大赦天下所有的犯人,这不是要天下大乱嘛。”

章邯厉声道:“太子此言差矣,依臣所见,不仅要大赦囚徒,而且要论功封官行赏。大商临危,成败在此一举,请太子殿下当机立断。”

太子被章邯反驳,一时不知所措,等压下心里慌乱后,才大声问道:“章邯,你可想过,若是这七十万囚徒临阵倒戈,随同张宝贼寇一同造反,到那时怎么办?”

“微臣正是处于此等考虑,才恳请太子大赦天下,并且对赦免囚徒以后要论功行赏。那些贼徒虽然有犯罪前科,但太子仁爱,不仅赦免其无罪,并且给予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贼徒感恩太子,必不会生出反心。而且,太子不要忘了,在鹿台还有看管这些囚徒的帝国精锐之师近十万,我们可将这些囚徒与大军混编一起,让我大商军卒带领并监视赦免囚徒,足可保万无一失。”

太子震惊的站起身来,他张了张嘴,却对章邯说不出话。

太子一时拿不定注意,便向身旁左丞相请教,“左丞相,这样可行?”

左丞相眼观鼻,鼻观心,一副淡然模样,“臣听太子殿下的。”

章邯此时大声催促道:“太子殿下,帝国事态危急,唯有此计方能置之死地而后生矣。”

太子惶然,左丞相不替他拿主意,朝中其他官员又指望不上,略一沉吟,太子向前一步,看着章邯,“章邯,那一切就都交给你去办。传本宫旨意,鹿台刑徒一律赦免,封章邯为上将军,率军出征剿灭张宝,平叛帝国造反贼徒。”

“喏。”章邯面无表情的接旨,但心里早已激动万分。

“既如此,那众爱卿都退下吧,我等静候章将军捷报。”

太子见大事已定,正打算退朝,左丞相却突然道:“且慢。”

太子一惊,忙问道:“左丞相还有何事?”

“昨日臣与皇后商议,章邯与晨曦公主情投意合、两情相悦,皇后随命臣特向太子请婚,将晨曦公主赐嫁于章将军。今日太子既然定下章将军带兵出征,那臣只得此时就向太子奏明,望太子成全章将军与晨曦公主,在章将军出征前为二人操办过婚礼。”

太子一愣,难以置信宫中竟有此事,不过既然是皇后赞同,左丞相请命,且章邯与晨曦公主互有感情,那他这个太子有怎么可能拒绝。

“准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