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商歌皇城下(9)(2 / 2)

加入书签

“右丞相?”帝辛自言一语,而后陷入沉默,等思虑半天,才道,“右丞相这么多年一直上奏说帝国之内存有诟病,只是我意在开疆扩土,没理他,如今帝国有百姓造反,他不上奏,应该是利用此事向帝国施压吧。可面对这等兵事,他如此做法简直如同撒气孩童一般,无理取闹。”

国师见此,急忙道:“左丞相回朝之时,便将右丞相关入了天牢。”

帝辛冷笑一声,“咎由自取,把他先多关一阵吧,吃些苦头也好,但别让他死了,右丞相才能见解皆是不凡,对我大商来说,乃是真正财富。”

国师赶紧领旨,“右丞相也是这些年被逼急了,才有这次过失。”

“那你是在质疑寡人了?”

国师大惊,急忙道:“不敢。”

帝辛才不会理会国师这般姿态,而且现在他真正关心的也不是兵乱之事,“你接着说,星象之变为何?”

“此乃是帝国之内有人以大阵遮蔽了真实星象轨迹,致使真正星象之变无法显现,而黄巾军随后便开始造反。那首领之人名为张角,乃太平道传人,学有《太平要术》,此书记载甚多,却也涉及帝王之术以及国器之秘,张角借前人大阵为己用,又借造反百姓所生之气运,如此才继续遮蔽星象,扰乱气运,成了现在这片模样。”

“如此说来,那张角所行之事绝不是一般的百姓造反,其有可能真正威胁我大商了?”

“正是如此,据我所察,张角在造反之初便用收拢而来的财物开始布阵,若真是依照《太平要术》中记载的大阵来建,那阵法足可以用来对付鹿台之力。”

“哦?”帝辛惊疑,他慢慢踱步而走,想着前次出征的事情,“这么说来,这张角必是参与了上次袭击寡人之事情。”

“应该是,陛下此次出征胜利之时,被百家联手偷袭,伤及帝体神魂,需帝国气运之力修养,而张角从造反之初便开始布阵,所行之事明显知道帝国机密,更应该知道鹿台之能。如此一来,我才在陛下出关之时便赶来皇城,便是提醒陛下早日防范,以免帝国陷入真正危机。”

帝辛咬牙切齿,盛怒之极,“寡人感念百家之能,一直对其礼待,谁想百家竟不感恩,反而行刺于寡人,此次更是造反作乱,真是不知死活。既如此,那寡人只得诛灭百家,以镇天下。”

国师赞同帝辛之意,只是其犹豫不安,“陛下伤势未愈,若是此时动用鹿台之力镇压张角以及诸子百家,恐怕以后再无痊愈的可能,说不得会力竭而终,身死道消。鹿台乃大商根基所在,是大商剪灭六国,一统天下之依仗,大商建国之时,鹿台便修成,后逐代扩建到如今,尤其是一统天下后,鹿台吸取大商气运百年之久,积累到此威力之极,以陛下此时之能,万不可动用鹿台之力啊。”

“寡人又何尝不知,大商称霸之时,各位先帝高祖皆是因使用鹿台之力无疾而终,国书之上早有记载,言明帝国不到危难之时,万不可轻易动用。只是此次诸子百家携手行刺寡人,伤及吾帝体神魂根基,所谋所划,便是顾忌鹿台之能。以此看来,百家绝对是明白鹿台之秘,胁迫寡人不得动用鹿台之力,可越是如此,鹿台便越是重要。危急关头,寡人顾不得那么多,待确定了张角所为,寡人必以鹿台之力,击毁其依仗之阵。”

国师大惊,忙道:“陛下!”

帝辛摆摆手,“寡人心意已决,若真是帝国临危,鹿台必出。百年未见真龙,想是诸子百家都忘了当年先祖给予他们的恐惧,既如此,那寡人就再现他们梦魇,绝了他们这份心。”

“可是,陛下您的龙体......”

帝辛表情黯然,他思虑一番,道:“这样吧,你先想办法破除遮蔽星象的大阵,鹿台开启虽能断绝一切隔阂,但耗力极大,为了一个星象之阵太不划算。诸子百家与张角就算联合布有大阵,但以其造反掠夺之财所建大阵的核心必是扎根一地无法移动,待知晓其所在何处后,鹿台只需锁定那一郡之地,寻出核心所在便可,这样一来动用鹿台之力所需不大,对于寡人也没什么影响。”

国师见此,只得遵命。“诺。”

“此事你立即去办,不得有误。今日出关是因为气运之力混杂不堪,寡人在鹿台甚是疑惑,但既然事出有因,那寡人必须立即回去闭关。若是帝国之事有变,你可来鹿台寻我,至于政事兵事,寡人相信左丞相能处理好,你就无需操心了。”

国师领旨离去,破除遮蔽星象大阵之事,所需时日绝对不短,足够他忙碌的了,当然没有时间去管别的事了。

帝辛等国师走了,这才转身,沿着密道,往鹿台行去。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