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佬陈惠民(2 / 2)

加入书签

“这你不用担心,我已经想到了解决的办法,你且看看这份企划书。”

张绍平说着从旁边的公文包里取出一叠纸递给陈惠民。

为了打开录像带租赁市场,张绍平可谓是绞尽脑汁,跟袁天帆、胡幕芳等人设计出了比较成熟的方案。

在信息爆炸的21世纪,各家电信运营商种种手段齐出,其中最常用的便是利用合约机,把硬件和服务捆绑打包,充话费,送手机或固定电话。而换到这个时空,张绍平活学活用,准备采用会员制,先交保证金,签每月保底租赁合同,然后免费派送录像机。

这种20来年后才出现的商业手段,好处非常明显。

首先,可以利用民众贪小便宜的心理,迅速打开录像带租赁市场,挤占录像机的市场容量。买录像机的人必然会用的,可是买一卷录像带差不多130块,而租一卷录像带才8、9块钱,当然是租合算。既然反正要租录像带看,何不签个合同,免费拿录像机呢?

这个道理,简单易懂,就如张绍平当初搞外贸时弄的买一送一,都是为了抓住民众贪小便宜的心理。

其次,随着廉价录像厅遍及街头巷尾,也越来越多录像带租赁店遍地开花。要知道,录像带租赁业的门槛是非常低的,几万块钱投入,然后买上几十本录像带,随便找个地儿,甚至是街头,就能开张了。张绍平采取的这种软硬兼施的合约形式,完全可以捆绑住客户,让竞争者无法挖走。

此时,录像带租赁的大头已经逐渐转移到普通民众身上了,要不了多久,邵氏、嘉禾、新艺城等影视机构就会发现这块蛋糕,然后便会仗着卖座电影或资产电影的优势,打压所有的录像带租赁店。所以说,做生意,要讲时机,早不行,晚也不行。

第三点,这种预交保证金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最快速度回笼资金。回笼的资金反过来,又可以继续投入,一如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最终成为一个庞然大物。

这种商业模式,好处多多,就没人想到过吗?那也不尽然。

比如金融银行业、大型跨国机构及公司企业,它们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打个比方,你在香港花旗银行开户存了钱,搭个飞机到了美国,在各个花旗银行分公司立马就可以取钱。

可是这种模式投入甚巨,不是一般普通商家可以玩得了的,说句不好听的,在中环店办的会员卡,到了铜锣湾店就不能用了。不能通用,刷卡又不方便的话,套餐合同的适用姓和用户黏姓就会大幅度降低。

说透了,就是信息的交流不够快速,而后世能随便玩这套,是因为有个神器——互联网。

张绍平敢这样玩,当然是有所凭恃的。一来他可以大力置办电脑,设计开发程序来节省时间。二来他的汉唐服装连锁店也开了不少,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三来他有物流公司,可以节省不少运费。四来他投入了与电脑联通的刷卡机,用以存储数据,更有数据中心来汇总结算。

陈惠民很快看完了企划书,张绍平问道:“怎样,觉得可行不?”

这家伙能文能武,是道上少有的文武双全的人物,张绍平倒不敢小觑他。

“计划很详细,有搞头。”

陈惠民抬头,接着很是疑惑地问道:“张生,你这样大方地把企划书摆给我看,难道就不怕我甩开你,自己单干吗?”

张绍平淡淡道:“不是我小看你们道上的三座山头,这玩意,你们玩不转的。”

“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道上的人玩不了这个,你找我又有什么用呢?我除了认识几个江湖朋友,会拍戏之外,似乎也没什么能帮到你吧?”陈惠民扯了扯身上的领带,笑问。

“做这行业,最怕的就是有人不开眼,来捣乱!”言下之意,就是借重陈惠民在道上的影响力。

陈惠民点头道:“我明白了!张生,你是想我跟道上的朋友打声招呼?”

张绍平摇头道:“这么简单的事,我何必叫你?我跟你直说吧,你是洪发山(14k)的人,跟曰本的山口组关系莫逆,在东南亚也很吃得开,我需要你帮我在这些地方打开市场。当然,我向来不会亏待给我做事的人,你可以在我的影像租赁公司挂个闲职,而我给你200万港币的年薪。这年薪也并非固定不变,只要市场做得好,我答应你,逐年增加100万。当然,如果你做得不好,那你就只能拿200万喽。”

陈惠民被张绍平开出的价码惊住了,200万港币可不少了,程龙的片酬不计分红的话,才100万出头,许贯杰倒是有这个价,可惜只是虚高,能花这个价请他的没几部电影。

不过,对张绍平而言,陈惠民值这个钱,仅凭他跟曰本山口组的关系,张绍平就愿意花更多的钱来把他拉上战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