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旧部 十(1 / 2)

加入书签

 丁一很好奇这西来之人到底是什么来历,别人听不懂对方的言语,丁一却觉得自己也许会有办法。他不懂日语,但对西欧语系倒是很熟的,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或是西班牙语,都能应付得来,就算是古代英、德语和现代有差别,总归是印欧语系嘛。

“何铁蛋,带你的人,操持闪电号,马上送我去香山。”丁一伸手止住其他人的话头,却对向前一步的丁如玉说道,“你得留在这里,舰队有阿养操持,零零二号战列舰上那位,得当心他生出事来。”

“不要劝我,如果真是泰西大秦来的人,那么海上丝绸之路就可以重开,郑和下西洋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巅峰,距今不过几十年的光景,若能重开,丝绸有了大量的市场,于推动工业化的进程上,不亚于我时常跟你们提起的大航海的意义!”

一旦丁某人真的铁了心的话,自然可以不必理由说服这船上的其他人,但是丁一不认为有这么做的必要,因为他真的有足够理由这么做。

“打仗,自然必须有战争红利。”丁一对着船上的手下,很耐心地说道,“但总要有个启动资本的问题。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个,如果能把这西来之使的来意搞清,咱们就可以卖丝绸!用丁氏纺机来出产丝绸,而不是棉布!”

众人听着无语,黄萧养这平时都不太说话的。都开口道:“一哥,利条桥,不是很掂啊……”也就是不太看好丁一提出来。大规模出产丝绸的方案,“丝绸又不系棉布!”

梧州那边的珍妮纺机,在接上水力、风力的传动机构之后,那效率比起传统的手纺那真不是一次层次,当然需要在潮汐时扳动齿轮,来实现一个接近于匀速的驱动轴转动速度,但是这和人力真的就是两回事。何况于珍妮纺机本来就是近乎提前了三百年出现的产物?广东广西的棉布,价格已经低下到变成底层百姓也能用得起的地步。而也为此让许多贫苦百姓失去了一条赚钱的门路,织布。

于是引起一个不是丁一原本所预计得到的结果,就是丁氏商行弄的钱庄,里面的借贷业务。达到了一个很可怕的地步,因为第一个贫民通过借贷,购置了纺机、水力传动装置之后,快速还贷致富,引来了许多生活无着者的效仿;而广东广西两地,也有不少私自仿制纺机的人,不过随着几桩判决之后,很快就没有人这么干,不单是被捉到的人受到的处罚。华夏百姓几户人共用一把菜刀的时节,都能推翻鞑虏,就算把那几个人捉去劳动改造。实话说,并不是很有威慑力,重要的是,仿造者解决不了水力传动的问题,李匠头这个大明顶级工匠加上丁某人传授的那些现代金属工艺处理的片断理论,弄出来传动装置不是那么好仿造的。无论是轴承还是齿轮耐磨程度,更不提通过变速齿轮之后的接近匀速的转动。这绝对是一个技术门槛来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就是只能做低端市场,因为棉布不太可能卖出太高的价钱。

丁如玉也无奈地说道:“咱们能收到的蚕茧,做得出几匹绸?又卖给谁要?”

所谓的蜀锦天下第一,蚕茧的产地以四川为最好就不提了,次之也是江浙,总之不会是广东广西。别说蚕茧的数量,就是质量也比不上,质地的差距,导致出来的成品就差了很多,更别提原材料的稀缺而不能大量生产。

“不在两广做。”丁一肯定了他们的说法,并没有因为他们反驳而不快,而是笑着说道,“去江浙设工场,甚至把水力传动机构都卖出去!金属工艺的门槛在,不怕仿制,只要市场有保证,丝绸也可以分成几等来卖的。”产品关键是市场,是运营,特别是如果能如丁一所设想,垄断整个海上丝绸之路的情况下。

“如果能实现这计划,一年之内,至少四支西海舰队这样规模级别的,都能装上炮!”丁一用这句话让所有人闭嘴了,这是大家都感觉不可能实现的事。因为这其中要耗费多少钱银,这些能站在丁一身边的,除了曹吉祥和门达之外,其他人都是有概念的。

要多层炮管,就要接受废品率,然后意味着更多的铁和钢,也就是更多的铁矿石,而因为梧州工场的采购,现在大明的铁矿石,已比三年前要高了一倍左右的价钱,如果要把四支舰队都装上火炮,只怕铁矿石的价钱还要再翻倍。

这就不单是废品率造成的高价了,还得加上原料涨幅的系数,还有规模生产而扩大的工地成本等等,只要略有点经济头脑的,都能知道,将会是一个天文数目,要知道丁一这么些年的积累,也就造了四十四门炮,其他四门还是铜炮。那些战列舰可是百多个炮位一艘,可不是二十四门炮的广西号啊!

“我是指资源积累,不是说从头到尾就一年,只要丝绸之路能开拓,海贸一年的暴利,就足够了,而采购和制造的时间,那得另算……”丁一有点尴尬地摸了摸鼻子,话一出口,也知道自己似乎有点太过,所以这么补充了一句,但就算这样,也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

所以连丁一后面准备要说的,对于丝绸大量生产,而推动江浙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话都还没有说出来,丁如玉和文胖子就都退后了一步,算是默认了丁一的行动:要真能做到,那么丁一要搭闪电号出行,也罢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