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暗流涌动 第十九章 针锋相对(1 / 2)

加入书签

 布鲁德林紧急访问新德里,给已经万分复杂的南亚局势增添了新的不安因素。

当天下午,在布鲁德林乘坐的专机到达新德里之前,共和国外长阎尚隆召见了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表达了共和国坚决支持巴基斯坦,绝不容许任何国家与任何势力破坏南亚地区现有局势的态度,给巴基斯坦吃了一颗定心丸。

次日,王元庆批准了巴基斯坦在2030年初与中重集团签订的军火采购合同。

按照2028年颁布的新法律,在王元庆批准了军购合同之后,还要由全体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批准,合同才能正式生效。一般情况下,常务委员会会在审批中重点提及两个问题,一是先进技术保密、二是对共和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只要这两个问题得到解决,军火出口合同多半会在投票中得到通过。如果这两个问题得不到解决,往往会通过修改合同条款的方式进行解决,从而获得表决通过。

新法律生效以来,常务委员会还没有否决过军火出口合同。

共和国的举动,多多少少带有针锋相对的味道。

巴基斯坦在2030年初与中重集团签订的军火采购合同的规模并不大,总金额不到100亿元,即便在中重公司看来,这也是一笔“小买卖”,可是却涉及到了大量关键技术,比如配备了电磁炮与高强度合金装甲的新式坦克,陆军电磁轨道炮系统,海军新一代混合动力攻击潜艇,配备电磁炮的海面战舰,以及空军最新式的无人作战飞机。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需要的不是“成品”,而是相关技术与专利授权。因为其中多项专利掌握在其他军火生产商的手上,所以中重集团只是代表共和国的军火生产企业与巴基斯坦签署相关协议,具体执行合同还要在今后重新签署。

按照西方新闻媒体的评论,如果这份合同得到批准,不但意味着巴基斯坦在未来十五年之内将继续保持对印度的军事技术领先优势,还能获得很多发达国家都不具有的先进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

王元庆一直没有批准这份合同的原因很简单:得不偿失。

如果按照以往的方式,向巴基斯坦出售“成品”,合同中各类武器装备的总采购费用将超过3000亿元,至少为共和国各大军火生产企业创造600亿元利润、为政府创造200亿元税收、为社会创造45000个就业岗位。出售技术与专利,最多只能创造30亿元的利润与不到10亿元的税收。关键还是就业岗位,很多来自拥有大型军火生产企业省份的常务代表都不愿意损失就业岗位,比如广西、陕西、四川、辽宁等地的常务委员就明确表示,不会支持该军购合同。

拿军购合同做文章,王元庆只是想抵消美国的影响。

事实证明,王元庆的判断非常准确。

布鲁德林到达新德里的当天晚上,与印度外长进行了第一次会晤后,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提到,美国联邦政府将积极促成国会通过新的对印军售条款,加大对印支持力度,尽快为印度提供先进无人战斗机、能量武器防空系统、战术情报与指挥系统、先进混合动力攻击潜艇、大型水面战舰在内的各种先进武器,同时大幅度增加对印无偿军事援助,帮助印度军队尽快实现现代化。

共和国卖武器给巴基斯坦,美国卖武器给印度,两国终于铆上了。

1月29日,布鲁德林到达新德里的第二天,才与鲁拉贾帕尼正式会晤。

美国与印度都没有公布会晤的具体情况,只是在会晤结束后,布鲁德林对外表示,美国将积极维护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向印度出售先进武器、加大对印军事援助力度不是为了制造新的矛盾与冲突,只是为了恢复南亚地区的军事平衡,帮助印度增强防御性国防军事实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