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一百三十八章 最后的难题(2 / 2)
这也是欧洲在战后重建的问题上为共和国制造难题的根本原因。问题是,比起独霸北美大陆带来的好处,特别是对未来世界格局产生的重大影响,这点代价就算不了什么了,所以从一开始,共和国当局就没有想过要让欧洲介入美国的重建工作,并且在大战结束之前就对美国的重建工作做了规划。
这其中,第一点就是按照种族来管理战争难民。
事实上,共和国在美国与加拿大设置战争难民营的初衷就是方便战后管理,并且绕过强制移民这道坎。要知道,按照国际法,即便共和国是战胜国,美国是战败国,共和国当局也无权剥夺美国平民的基本权利,并且得在占领美国期间,为美国平民提供最基本的人道主义保障,并且给予美国平民最基本的人权。也就是说,只要结束战争状态,即法理上的战时管制状态,共和国当局就再也无权干预美国平民在法律框架范围内的自由活动,更无权强制美国人移民,或者是搬迁。当然,在战时体制下,共和国当局可以用方便作战行动,确保当事人基本安全等等理由,强制接受战时保护,即进入战争难民营的美国人接受居住等方面的强制安置。
欧洲在给共和国制造难题的时候,也给共和国留下了两年的时间。
当然,这是大国博弈的直接结果。根据后来陆续公布的一些资料,在与欧洲进行的谈判中,共和国在接受以2年为期的要求之前,就提出了在这2年间继续维持战时管制,不然共和国不会对美国的战后重建工作、以及美国的社会秩序做任何承诺。因为欧洲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坚持,所以共和国还顺带提出了,在战争结束后20年,由所有美国人来决定美国的未来,即以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到底是维持一个完整统一的美国,还是将美国分解成多个国家。
20年能够改变绝大部分美国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那么2年就能改变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地点。
根据战后披露的一些数据,在2065年10月31日之前,至少有3亿美国人接受了共和国的强制安置。要知道,大战结束后,美国人口已经降低到了6亿,即相当于一半的美国人接受了安置。显然,这足以改变整个美国的人口分布情况,也就为接下来从根本上分裂美国创造了条件。比如在战后重建工作上,以白人为主的新英格兰地区始终只得到了最为基本的援助,即只保证绝大部分人不会饿死,至于其他的就得看造化了。而在以亚裔、特别是华裔为主的美国西北部地区,战后重建的级别最高,不但在2年之内完成了大部分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一些大型项目只是开工,还没完成},还恢复了基础工业,成为了美国本土率先恢复造血能力的地区。
对于共和国的这种安排,欧洲也只能干着急。
不管怎么说,占领美国的是以共和国为首的集约集团,而欧洲不是集约集团成员。更重要的是,即便是集约集团的成员国,也在为实现自身的利益而努力,并没有把维护美国的完整统一当成己任。
为了确定在美国的利益,在10月31日之前,集约集团召开了5次扩大会议。
这5次会议的焦点话题只有一个,即如何划分占领区与分配占领职责。虽然共和国已经在此之前发出了邀请,欢迎所有集团成员国派遣军队,参与占领美国的行动,并且承诺出兵的成员国都能获得一块占领区,但是在最重要的问题,即要不要按照占领区来划分军事管制区域,或者是按照美国的行政区划来划分占领区,共和国当局从来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甚至没有就这个问题做出任何说明。毫无疑问,如果不能搞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对于集约集团成员国来说,占领美国就只是一句空话,或者说只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也就没有几个国家愿意吃这个亏。问题是,如果错过了这个机会,不但会得罪共和国,还很有可能错过战后的高速发展机会。综合这些因素,集团各成员国是左右为难,即不愿意放弃,又不想让共和国独自决定一切。
事实上,这也是共和国当局在10月份最关注的事情。
经过5轮高强度的首脑级磋商,直到10月29日,即美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的前两天,集约集团各主要成员国才在最关键的问题上与共和国取得一致,即占领区将根据面积、人口等等因素,成为各国在战后美国市场上所占份额的主要依据,并且与其他因素相结合,来确定各国的战后利益。也就是说,不由占领区来决定管制区域与管制方法,而是按照共和国的要求统一管理占领区。
次日,该决议就在集约集团扩大会议上获得通过。
也直到这个时候,作为胜利方的集约集团才解决了战争结束前最后一个关键问题,而且这也是关系着战争是否会结束的关键问题。
经过将近6年的激烈战斗,以数亿人的生命为代价,第三次世界大战终于走到了尾声。
严格说来,10月31日才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纪念日。直到这一天的上午,当美国代表在无条件投降书上签字,以及由共和国为代表的胜利国在同样的协议书上签字,战争才算正式结束!
替《乱世英雄》肯求各位兄弟11月的保底月票,以及12月的月票。让我们在12月一起为新书战斗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