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节 英国人想两手抓(2 / 2)

加入书签

爱德森总督早就通过下面找到阿曼达,要求她使用手上的权力召开造船厂董事会,停止为德国人建造战舰的工作,作为补偿,英国将为船厂正在建造的战舰买单。

这一条件当然不可能得到李秉衡的同意,他通过阿曼达向英国方面表示愿意接受英国海军造舰订单。英国方面一直没有回音,况且他们也知道李秉衡在造船厂中仍有一定的话语权。

在得到荷兰远东舰队被歼灭,而在新加坡的那一艘战列舰与三艘巡洋舰成为了光棍司令后,英国人终于坚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决心,既捏紧了大棒,又伸出了橄榄枝。

英国人的特使艾森松秘密的来到了坤甸,通过阿曼达约见李秉衡。同时阿曼达也向他透露了这位特使的身份,她父亲的合伙人,阿姆斯特朗与维克斯两家造船厂的股东。

看来这个家伙是以私人身份,却带着英国政府的委托,有着双重诉求。两人只谈了一次就谈崩了,英国政府给出了这次双方谈判的要求:除了正在建造的德**舰,槟城与新加坡的船厂禁止为德国人继续建造军舰;由阿姆斯特朗与维克斯两家造船厂投资与兰芳在坤甸新建一家造船厂,由英国方面掌握控股权,而兰芳则需要提供所有造船设备与技术,包括大口径舰炮技术,新船厂只能向英国海军出售军舰;向英国方面出售成套的造船设备,提供最新的多种军舰用装甲技术;允许汇丰银行等几家英国银行在坤甸享受在满清国内一样的特权。

这几个条件无异于兰芳国已经战败,被迫接受城下之盟一般,是李秉衡万万不能接受的。而艾森松也不在意,而是请阿曼达当导游,在坤甸各处旅游起来。明摆着是想先拖着,等对兰芳的军事行动结束后再重新开启谈判。

而艾森松也带来了沃森-西斯卡尼家族的意见,允许阿曼达在坤甸多停留两个月,以交接工作。

两个月结束战争么?英国佬也把我们想的太无能了些。李秉衡不屑的想道。

不过英国人的确有值得骄傲的资本,除了三个满员的殖民地师,每师九千多人,还有一个从缅甸与印度拼凑出的全英国籍士兵的主力师,全师一万两千人,再加上一个地方守备旅,有四万多人的兵力。在山打根有一个殖民地师与一个守备旅,一万多人。

第二师师长费鸿杰带着师属部队与肖君潜团近万人防守山打根方向的英**队绰绰有余,坤甸这边看起来就古恂云第一师与还未成形的教导师,不过两万多人。但李秉衡有足够的信心一战定乾坤,打的英国人乖乖坐下来谈判。

第二师二团长罗伟堂带着整团穿过中部婆罗洲在坤甸的东北的山脉悄悄驻扎下来,到时候准备出其不意给英国人拦腰一击,况且这里靠近沙捞越,到时候可以翻越山脉突袭英国人的后勤基地。

当然,这次对英国人的关键一战已经有了一个详细的方案,李秉衡的建议是使用非常规战法。

这一建议得到了临时组建的参谋部的认可,从古晋到坤甸以丘陵地形为主,除了沿海的低地,整个地形不适合大兵团作战,英国人很有可能多路出击。

兰芳军准备重点打击以马来人、印度人为主的那几个殖民师,使他们不敢冒进。

而英国人的主力师则放他们进来,骄其之气。要是他们还敢进来,就沿途层层阻击,并不构筑防线,而是杀伤其有生力量。在险要地形处伏击对方,争取全歼或者包围。

如果英国人不上当,则利用地形跟对方打消耗战,兰芳军的山地作战能力远在对方之上。况且兰芳这边还有专门破坏对方后勤、指挥部等目标的特种作战小队,将用特种作战手法打击对方的心理防线。

到时候英国人在丘陵地区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这仗就好打许多。只要集中力量把这个英国人的主力师解决掉,那么其他的那几个由马来人、印度人组成的殖民师就不足为患。

汉斯、陈其采以及坤甸军事学校的教官们组成的参谋团在坤甸正北设置的秘密基地中调兵遣将,进行临战前的最后调度。

所有人都牢记着李秉衡的嘱托,打好这一场仗,那么兰芳的外部环境就将彻底改观。接下来,就将是兰芳的大规模建设时期。

一仗打出兰芳共和国今后起码十年的和平时期来,这是所有兰芳军人的热切期望。<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