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节 杀俘(2 / 2)

加入书签

高级神职人员多出身贵族,拥有特权,格里高利主教,理所当然地在东北拥有然的身份,同时,他也是沙俄对东北进行渗透的关键人物。

“很遗憾,你们被逮捕了,因为你们涉嫌刺探军事情报,造谣生事,破坏社会秩序,所以,主教大人,麻烦您跟我们走一趟。”

格里高利嘴里不停的咒骂着,绞尽脑汁的想要组织出一切最为恶毒的诅咒,他早就知道自己会被逮捕。

之前中国人逮捕了所有俄国在东北的外交人员以及中东铁路局管理人员,大量为俄罗斯帝国服务的企业与商行被查封,人员被逮捕与驱逐。

“异教徒们,你们将会在火刑架上得到永生小爸爸会来赐予你们生命的终结

麦伟韬再也听不下去,如果任其煽动,周围的群众中必然有东正教徒,恐怕会为其所利用,他快步走到格里高利的面前,坚定有力的说道:“不错,我们将会浴火重生。而作为血腥尼古拉的走狗,主教大人。想必你是在为不能再继续你们的黄俄罗斯计划而痛惜吧。告诉你,死心吧。从今往后。实现黄俄罗斯的伟业将由我们中国来完成。”

格里高利瞪大了眼睛,仿佛受了极大的刺激,连瞳孔都瞬间缩脸色变得苍白起来。

沙皇尼古拉二世一直有这样一个计划,那就是从新疆中俄边境的乔戈里峰直到海参葳划一条直线,将此以北的中国领土全都划归俄国。这就是著名的“黄俄罗斯计划”。

东正教会对沙皇在东北的黄俄罗斯计划实现的各种手段知之甚详,而格里高利,正是此中好手。

当初为了实施这个计划,沙俄逼迫满清政府签订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了中国劲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网年,沙皇开始修建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这条被俄国视为“脊柱”的大铁路,西起莫斯科,跨越八个时区和,舔欧亚河流,横穿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长度达及四多公里,向东一直通往符拉迫沃斯托克海参葳。

跳年6月3日,昏朽的李鸿章与沙俄签订了《御敌相互援助条约》又称《中俄密约》,允许俄罗斯建一条穿越中国黑龙江、吉林两省,通往符拉边沃斯托克的铁路。

无论战时或平时,俄国均有权使用该铁路运送伤员、粮食和军械。《中俄密约》打着共同防敌的幌子,胁迫并骗取了过境筑路的特权,为中华大难埋下了祸根。这条铁路被称作中东铁路。

如此一来,沙俄不仅掠夺了辽阔的土地,还在东北开始了恶意的渗透,比如格里高利借着传教而行使的文化侵略。

随着中东铁路的修筑,俄国东正教会的势力已侵入到铁路沿线。从旅顺、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到满州里,绥芬河和牡丹江先后修建教堂祈祷所刃多处。

除了教会学校,而格里高利等人也暗中支持俄国人在东北办学校,办学校是沙俄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

根据国防军军管会统计,沙俄在西起满州里、东至绥芬河,南到长春的范围内,先后开设各种男女学校的o余所。这些学校的体制和教学内容,几乎和沙俄国内完全一样。

早在国防军攻占中东铁路沿线之后,就立即取饰了这些学校,将这些被洗脑的学生全部转入军管会办班点重新洗脑。

国防军可不想造就一帮汉奸,让自己人拆台,让李秉衡感到意外的是,他所担心的并没有出现。

俄国人的野心并没有实现,他们的文化并欠”岳大。强大到可以取代中华文明的地位。相反国防午泄背北的宣传很成功,成功的激起了东北人民对沙俄的仇恨。

在东北新办的报纸一直在不断的“回忆。海兰泡,回忆日俄战争,回忆所有俄国人曾经对东北人民犯下的罪行。

沙俄在中国还行了不少报纸、杂志,作为它宣扬“俄罗斯文化”的工具。据呐年统计,沙俄仅在哈尔滨就出版了几十种报纸和杂志。其中行量较大的有《远东报》。据日本东亚同尖会揭露,沙俄政府每年资助这家报纸的经费多达口万卢布。

格里高利光荣的被逮捕了,与他同行的还有大批的所谓俄国学者,国防军专门为他们建了一座集中营,可以容纳数万俄国人。

沙俄在中东铁路沿线各大城市成立了各种学会,主要有:俄国皇家东方协会、中东铁路经济调查会、满洲动植物研究会等等。

满洲动植物研究会的“唯一宗旨是考查满州天然物品,随时讲演学理,考查用途,促进文明”。名为促进文明,实际上是盗窃东北各地的经济情报。

中东铁路经济调查会的任务是:调查铁路沿线及北满的各种经济、商务、实业、家务。根据调查的结果,编成各种统计资料、图表和报告作为沙俄进一步侵略中国,从事经济掠夺的依据。

总之,沙俄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和精神奴役都是为其政治压迫、军事扩张和经济掠夺服务的,其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沙皇的“黄俄罗斯计划。”维护俄罗斯的利益。

这些为黄俄罗斯计所服务的俄国精英们将在集中营内度过他们的余生,李秉衡可不打算将这批人放出去,让他们继续为祸中国,或是继续为沙皇俄国服务。

这些人质也能起到威慑沙俄政府的作用,沙皇可能会不在乎中国屠杀他们的那些农民,但是这些在俄国有身份有地位的精英们可都是无价之宝因为对中国人的报复而使得这些人丢了性命,这让沙皇尼古拉二世无法承受。

国防军已经将防线推进到了边境地区,就近威胁海参葳,甚至威胁伯力与海兰泡这样的重镇。

俄军犯下的最大错误就是大举来犯,使得他们不能依托这些重镇的要塞群来对付中**队,等到中**队将来进攻这些要塞的时候,阻力要小上很多,因为有生力量被大量的消耗。

这只怪图恰耶夫太过心急,太过轻敌,竟然集结了这么大规模的军队,妄图一泻而下,夺回中东铁路,并且占据整个东北。

这便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后果,没有足够好的牙口,就想一劳永逸,实在是坐井观天。

零星的战斗仍然没有结束,围点打援的战术被国防军挥到了极致。

他们就是想要分割包围部分俄军精锐部队,使得俄军投鼠忌器,不得不援救这些被围部队,这样一来,国防军就有机会尽可能的在目前的战事中消耗对方。

等到对方推入到远东的各个要塞群中之后,要想这么轻松的歼灭他们,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了。

与吴禄贞一样,蒋方震可不想去攻坚,尤其是海参葳这样的要塞,稚嫩的国防军爪子还不硬。

吴禄贞在制定歼灭伊尔库兹克援军的计划同时,也将目光投向了赤塔,如何不攻坚,但是拿下这座要塞群。是个棘手的问题。

涅尔琴斯克这个小城镇,西伯利亚铁路主干线的终点,对中国人而言有一个更熟悉的名字尼布楚。

涅尔恰河本来从该城西面流过,在其南注入石勒克河。现在,涅尔琴斯克经过不断的迁移,完全座落在涅尔恰河河口之上。

六十多年前,这座小城就是沙皇开始其“黄俄罗斯”梦想的源地”晒年的《尼布楚条约》,源于中国人对世界的迷茫和无知,俄国人轻易的得到了这片土地,并录夺了中国人向北亚和北极探索的权利。

“数百年了矢志不移,,复杂的、充满矛盾的开西伯利亚过程,,应当指出的是,在开过程中“俄罗斯居民的自然迁徙,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国家政权机关在这个过程中也起了相当显著的作用。那就是自开伊始在西伯利亚地区就实施了沙皇政府有目的和有计划的建立经济和城市设施的政策。广泛分布和精心策划的城市建设使新征服的地区得以巩固。”

虽然要塞群难以对付,但是俄国人已经在这片土地上成功的进行了建设,一旦为我所用,对俄国人来讲更是灾难性的。

吴禄贞脑海中浮现出将来战争升级时,中**队凭借这些要塞群轻易的就挡住沙俄的疯狂进攻的画面。

为了保证将来俄军从西线抽调军队东征时国防军有足够的防御能力。拿下这些筑垒地域是必须的。

只是拿下赤塔,切断西伯利亚铁路,远东陷入危局之后,尼古拉二世还坐的住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