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九、棋逢对手(1 / 2)

加入书签

 上品寒士卷一玄心七十九、棋逢对手

操之踏上台阶。~~超速首发~~★网更新迅速(╰→),小说齐全★脱履着袜。缓步进入草堂。和煦一笑徐作:“仙民昨日到的?”又向并而坐的祝氏兄弟拱手致意。

徐看到陈操之。大喜。起身道:“子重。你好。这两位祝兄谈锋实在厉害。弟远不及。惭愧。惭愧。”

方才陈操之没来。徐感到重任在肩。虽然理屈词穷。但一时还不肯认输。这时见陈操之到了。顿感如释重负。爽快地承认辩不过祝氏兄弟。现在就看陈操之的了。平日他与陈操之顾之刘尚值丁春秋在桃林小筑辨析义理陈操之娓而谈玄言妙不断。徐自认是不及的。

陈操之在徐身边从容坐下。双扶膝。挺腰危先是嗅到一品沉香的味道。是五步外祝氏兄弟的香。一品沉香很昂贵。香味也很好闻。但陈操之对男子薰香总有点反感。更何况眼前这祝氏兄弟非但香。而且敷粉。粉-很厚。比那个会稽贺铸有过之无不及——

祝氏兄弟与陈操之身高相仿。都在七尺开外。兄弟二人坐姿挺拔。看上去容貌酷似。坐在上首的应该是兄长祝英台。广额修眉。唇红齿白。虽有柔媚之态。但魏晋之际。男女相并不稀奇。又且这个祝英台粉又敷的厚。一般女也没有这么高的身量。所以单从外表来说。实在不能认为这个祝英就是女扮男装的。若就气质而论。这个祝英台于脂粉气中又流腾飒爽英气着实让陈操之迷惑难辨——

陈操之打台。英台也气定神闲地注视着陈操之。手持一柄玉如意摩把玩。唇含着似有若无的笑意看上去然高傲。朝陈操之略略拱手。说道:“上虞祝英台。”

坐在下首地祝英亭也跟着手道:“上虞祝英亭。”

操之心道:“传说中的祝英台也是上虞人氏。”还礼道:“在下钱唐陈操之。”眼睛忽然一眯。这个英亭有点面熟两眉斜飞。目若朗星与其兄祝英台一样。英气与脂粉气奇妙地交融。气质独特——

陈操之起来了这个祝英亭就去年腊月他启回钱唐的那日在河七里桥吹箫地少年公子。不说是桓伊的朋友。特意从建康赶来听他吹竖笛地吗怎么又是上人了?

祝英亭见陈操之的神。知道操之认出了他便点了点头。却未说什么。

陈操之见祝英亭淡的样子他然也不会去理会。泾河七里桥头的箫声早已消散。又有什么好追问地?

陈操道:方才在草堂外听了一两位祝兄的玄论。精妙高明。让人钦佩。不过贤兄弟真地是来求学的吗?”

祝英亭道:当然来求学的。只因这位徐兄渺视我兄弟二人。是以出题辩难。并非刻意矜耀。”

徐道:我父不此间一向由我代为出题。来轻视之说。”

祝英台言词比其弟英亭更为尖利。说道:“徐博士不在。我兄弟二人可以等徐博士回来再答题入学。虽是徐博士之子。但代父问难。也要有那个学识才行。否则反被学者问倒岂不是有损徐氏学堂地名声?”

徐面红耳赤。羞的说不出话来。

陈操之不疾不徐地道:“入徐氏-堂先要答题问难。无非是个形式过场而已。若徐博士真要问难诸学子。那学堂里又有几个人进的来呢?当然。如贤兄弟这般高明的。应该是来去自如的。”

祝英台道:“这位陈兄何必如此讥讽。学堂辨难本是相互促进地好事。怎能说是形式过场?而且即便我兄弟二人把徐博士辩倒了。难道作为江左大儒的徐博士就要恼羞成怒?弟子就不能胜过老师吗?徐氏学堂地人都是这等气度?”

这个祝英台真是牙嘴利。``超速首发``不能说她所言没有道理。只是言词稍嫌刻薄。

祝英亭道:“方才辩难之际。这位徐兄盼陈操之陈兄如救星。想必陈兄更为高明。现在陈兄既到了。就继续辩难如何?”

陈操之道:“英台兄说的有理。互相辩难相互促进。不要计较谁胜谁负——”

祝英台道:“胜负还是要计较的双方辩难。有理者胜。词穷者负。若只是说着玩玩。无胜无负。一团和气。那又辩什么难?”

陈操之微笑起来。这个祝英台心思敏锐。和他说话真要字斟句酌小心谨慎才行。不他揪住一点点小破绽就给你撕成个大口子。说道:“那好。在下就不揣浅陋。与贤兄弟辩难一番。”

祝英亭道:“就我一人与你辩吧。等下莫要说我兄弟二人联手难你。”

陈操之笑道:“相互切磋而已。又非意气之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