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幽冥有路(1 / 2)

加入书签

 太阳渐高,山间的晨雾,已经渐次散去。

慧彦与法明他们站在那里,静静等侯有意度亡的军士亲属们站出来,脸上没有丝毫不耐的神色。

那群人却还在互相商量着,还没有一个人愿意第一个站出来。

他们来此之前,都是或亲眼目睹或听人转述过西林寺的神奇,是以抱着绝大的希望而来,渴盼能借此度亡法会,让自己那苦命的亲人转入轮回,早得解脱,但出现在他们眼前的情形,却又让他们有点儿无法接受。

这简单得有点儿草率的布置,还有那个被称做佛宝的纸人,倒也还罢了,最让他们感到有点儿不愿响应法明的说法,迈出去第一个进行招魂度亡仪轨的,却是来自山谷里不知道多少双眼睛里,那充满了狐疑不信的眼神。

这让他们的心,也跟着忐忑了起来。

从众心理是人类根深蒂固的顽疾之一,因为在人的潜意识里,与集体行动保持一致,会使人获得被集体所接受所认同的安全感,同时可以将个人行为所要承担的责任降到最低,所以越是在这种许多人关注着的时候,越是难有人能下定决心做出与大众不同的选择。这就好似在课堂之上,经常有学生明明知道老师提问的答案,明明也很有意愿去回答露脸,但却很多时候都会为举不举手而犹豫良久一样。

就像现在的这些人一样,其实他们来到了这里,心里也明白无论这些西林寺的和尚们法力如何,总是要试上一试才能安心的,但看着这么多人都抱着那种怀疑的态度,这让他们觉得似乎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一般,于是一时之间大家你推我让,却是无人愿意第一个尝试。

又过了好长一阵功夫,才有一男一女两位老人,相互扶持着走了出来。

那一对衣衫打扮看上去就是穷苦人家的老年夫妇,看上去腿脚似是有些不灵便,他们相扶持着来到法明身边的时候,却忽然一齐跪倒尘埃,向法明行下了大礼去。

周围不由一阵轻声喧哗,都在猜测这对老年夫妇是不是还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老人家。莫要如此”。法明也是吃了一惊。连忙双手把他们搀了起来:“小僧当不起!”

“法师。你是好人”。那个已经头发花白地老丈。看着法明。却是一脸纯然地感激:“小六都死了五年多了。我们从来都没凑到钱。能给我儿子小六好好做一次超渡。现在您不要钱就帮我们穷人家地孩子超渡。就算……就算这纸人实在不好使。我们也都感谢您。”

他身边地老妇人似乎更是不善言语。只是含着泪。拼命地点着头。但那份感谢。却都是写满了眼眸。

现代人或许很难明白中古文明时代地社会。对于如何让自己地亲人死有所归。有着一种怎么样地执着。

在这个笃信万物有灵地时代。在大众地认知里面。死不过是生地一种延续。死亡之后所要面对地生存境遇。甚至要比人世间还更复杂百倍。于是如何寻找有德行地名僧高道。让自己地亲人死后地生活过得更好一些。就成了无论官民士庶。都要面对地一个问题。

所以在过往历史地上面。向来不乏贫苦人家破家供养。只为了给自己地亲人求得一个超渡;又或者终生反佛反道地一代大儒。临死前却要手执经文入葬以求超脱地例子。

只是这对老夫妇实在是太穷了,他们在此之前,只能够混杂在每年度亡法会的人群里面,为他们早逝的儿子送上一份祈祷祝愿,而在很多僧院的说法里面,这种不给布施的超渡无疑是不够虔诚的,是以是不是能够生效,他的儿子是不是真的得到了超脱,都是很值得怀疑的事情,这么多年来,这件事几乎已经成了这对老夫妇的一桩心病了。

而今天西林寺的度亡法会,却是宣称要直接面对他们每一个个体,是直接替他们那阵亡的儿子做的超渡仪式,这对于这对老夫妇来讲,已经足以让他们把慧彦、法明这一干西林寺的僧侣视作恩人了。

刚才他们未曾第一时间站出来,只是因为这对老人家都不曾见过这么大的场面,加上从众心理作崇,实在不敢站出来而已。

附近的不少听清他们间对话的人,都因着这老头子口无遮拦的话,起了一阵低低的哄笑。

“放心吧,老人家”,法明却是无比认真地看着这对老人,一字一顿地向他保证:“借助这个佛宝,小僧一定会让你们唤回你们儿子的魂魄,让你们跟他说上最后一次话!”

激动的老夫妇,又是一阵千恩万谢。这才在法明的引领下,带着一个纸人,走过了桥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