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教育(2 / 2)

加入书签

刘正德还是有些惶恐其他人离开办公室之后,低声问道:“杨总,你可要实话告诉我,老板这次真的没有发作教育集团的意思?”

杨彦召抬头诧异的看着刘正德,说道:“老刘好歹也在集团呆了了一年多了,教育集团组建到现在直都在负责这一块,老板是什么态度会不知道?怎么会有这么一个想法?是不是集团那边有什么纰漏了?”

教育集团那边一直是双木集团极为重视的一块,从双木学校成立到现在各双木希望小学木希望中学,双木分校,双木总校,整整数万所学校的建立,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教育产业。而且在其中的投资,已经超过了千亿,并且集团还在源源不断的把钱投进去。要是真的出了

题,到时候可想而知,林峰会多么的愤怒了。

刘正德有些不敢看杨彦召,低着头,想了半天之后,才说道:“老杨,不是我不作为,而是实在是困难重重。老板是铁了心要办教育,想要让老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上学。但是有些地方政府的教育部门却是不想要老师安心教书,学生安心上学的。我们集团不是学生免费入学,甚至还有很多补贴不是?”

杨彦召点点头,双木不差这点钱,那上千亿的基础投入都给了,那里会在意每天的那些伙食牛奶补贴。这还是在其他双木的学校,各项补贴只从伙食上面进行贴补,要是双木的总校,每个学生上面的投入,一年的话,按照市场的价格计算,就超过了三万,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了。不过对于这些补助,双木集团的高层虽然心疼这么多钱的同时,也是非常的认同的。尤其是双木总校哦就读的都是双木员工子女当中最优秀的或则是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他们不仅学习好,在双木的全新教育模式下,在将来,也会有更大的成就。这些学生只要未来走入社会,无论是不是进入双木的企业,对于双木集团总是感恩的,这对于双木企业的建设,将会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我们免费入学的待遇以前只涉及双木的员工与贫困家庭的子女,以及希望小学。但是如今着各地双木学校的开设,免费的模式一直没有改变,所以对于很多地方的公费学校和私立学校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不得已之下,集团高层就改变了这些学校对于非双木员工的学生的收费,不再是免费入学的了。不过我们对于学生的补助一直没有改变,而且收到的这部分钱,也一分不少的加入了当地学校的建设当中。”刘正德把目前教育集团的一些事情说了。

杨彦召听着听着脸就黑了,等刘正德把话说完,他半天没有说话,然后狠狠的把手中的茶杯砸到了地上。外面的一个保全听到里面的声音,赶紧进来一看,就被回过神来的杨彦召赶了出去。

“为什么没有报来,你们教育集团的工作就是搞好教育工作,这些事情,也不是你们能够决定的是要做决定,也是由总公司这边做决定,你,你他妈的这是越权,你他妈的到底想不想干了。收费,收费,收了都几十年了还没收够。”骂到最后,杨彦召都不知该骂刘正德糊涂还是骂当地做教育生意的人的贪婪了。

刘正德没想到杨彦召会生这么大的气,他也知道自己这一次做的出格了,所以也没有说话,一直坐在杨彦召办公室里的沙发上面支烟不停的抽着烟。

“多少学校收费了?”杨彦召问道。

“有三十多所学校开始收费,很多家因为当地的双木学校开始收费不把学生送过来了。”刘正德回答道:“半个月前开始收费的。参照当地的教育厅和物价局给出的价格收费。没有额外收取其他任何的费用。”

“刘,还记得一年多以前一次老板找你谈话的时候,我也在个时候,老板问你的问题是什么吗?是关于教育产业化,你是如何理解的。你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你回答的是教育产业化既正确又不正确。老板当时就问你,这话应该怎么说。你就说了教育产业化,口号是对的,但是在实施上面应该加入教育福利化。这是你当初的回答。”

“你说对于基础知识的育,对于基础生活技能的培训,就应该进行免费的方式,应该变成一种福利,不仅不应该收费,还应该不断的投钱进去。那是整体知识水平的提高,不仅是小学,中学,就是大学,也应该进行这方面的福利化。而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就有很多,一个就是高校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科研方面的发展,这一点,欧美的学校,就做的非常的好,我们在这方面距离他们很远。另一方面,就是给企业培训专业人才。不过收费的目标,将是企业,而不是学生。”

“你当初整体上,就是这么一意思,对吧?老板当初问你有什么最快最好的解决现在社会当中把教育当成敛财手段的事情,末了,老板还说他自己不缺钱,多少钱也不缺。你当初就说了,那就用钱砸,当所有人都享受到了免费教育的好处,那么让他们掏钱,他们肯定不干,没有了温床,那些想赚钱的人,自然也就没地方赚钱了。老板当时说你看的开,也有见地。所以就把教育集团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你。”

“没想到,你竟然忘记了双木教育当初开办的初衷了。想来有一点,你现在很明白,那就是希望在社会上培养出一批亲近双木的嫡系出来,这一点,没有什么好隐藏的。同窗,同窗。要说在社会上什么关系最铁,天地君亲师,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了天地君,就剩下亲人和师傅还是存在的了,那么我们就是让双木成为这些学子的家里人,成为他们的老师。这一点你做到了做的很好。去年一年,你就为双木学校培养出了许多非常优秀的学生,也有更多的优秀学生来到了双木学习,他们今后的成就也是不可限量。但是,另外一个初衷,你已经忘记了。”

“那就是我们是为什么准备在全国推行双木的免费学校的?不是让所有人都有学上,那样的话,单单希望小学,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像全国的收费教育进行挑战因为我们认为收费教育是不对的。我们承认教育是要花钱的,但是我们不承认基础教育是要学生家长来买单的,这是社会应该买单的。所以,集团总公司和执行局都在去年下半年在全国各地投资新建了大量双木免费学校。不仅能为当地双木员工的子女提供优质的教学,也能对当地的教育体系形成冲击,让他们回到正轨上来。如今,你选择了妥协。这不是形象是否受到损害的问题是态度问题。立场不够坚决,你觉得你还能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吗?”杨彦召慢慢的把一些事情说了出来。

刘正德想要解释,但是又无从解释,最后还是低沉不语。

杨彦召看了看刘正德,说道:“老刘,你先回去吧,把收费的项目取消掉,并且让当地的双木学校挨个的对收费的家长进行道歉。还有,你目前把双木教育的工作先放下来去负责员工的培训的讲师的招募工作。这件工作做好了,日后双木教育集团,你还能有个副总裁的位置,也能独立负责一个部门。如果不愿意呆了,就递个辞呈上来,集团公司不会亏待你这一年来的努力的。”

“至于

团总裁的事务,先有执行局那边派人兼着之,最由老板来定,你先回去处理员工培训的事情吧。”杨彦召有些落寞的说道。双木集团做的很多事情,可以说是在向这个社会的一些既得利益阶层挑战,而且双木集团做的还不是抢他们饭碗这么简单因为饭碗这一次被双木集团给抢了,那么他们以后还有抢回来的机会。但是双木集团做的却是抢过了饭碗再把饭碗直接打破了就让这些既得利益阶层无法接受了。无论是房地产,还是今天碰到的教育产业双木遇到的阻力都会很大。

但是双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着大量基层百姓的支持着国家的支持,还有着双木集团强大的盈利的支持,这些才是双木集团在房地产业上面一直能够顺风顺水的进行安居工程的原因,那些被抢了饭碗的开发商们又有哪个敢跳出来和双木对着干?但是双木最怕的是什么?那就是执行人对于这种阻挠,对于这种困难的妥协,就像是刘正德这么一般,对于当地那些学校的妥协,他这一妥协,双木在那些地区的努力就可以说是白费了。好在只有三十多个学校,而且这些学校大多在落后地区,还不是没有到不能挽救的地步。

在这个问题上面,杨彦召不敢自专,即使这个时候林峰在和亲人享受天伦之乐,他也不敢把这个消息瞒下不报。所以当刘正德离开之后,杨彦召就把电话拨了过去。

林峰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和林母还有外婆谈论这黄鳝应该怎么做。刚接电话的时候,他还以为是关于人员培训的问题,刚想说这个事情不着急的时候,就听到杨彦召说双木教育集团的一些问题,当下就耐下性子听完了。

林峰听完之后,没有什么暴怒的表现,而是简简单单的说了一句:“知道了,你处理的很好,争取把影响降到最低。”然后就挂了电话了。

“外婆,当年我妈们上学的时候,要花多少钱?”林峰在做菜的时候,问道。

难得林峰会问一些过去事情,老太太就回想了下,说到:“你妈学上的少,就读了小学,初中也没上,我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就拿着两个鸡蛋,在集市上面换了两分钱,然后又用十斤的粮票,就交了她一年的学费了。那个时候啊,这孩子的老师费是一年一交的,后来每年也就这个钱。直到你舅舅那个时候上学。家里穷,供不起几个孩子一起上学,你大姨和你妈,那个时候就只能不上学,让你小姨和舅舅上学。女孩子么识几个字也就行了,这男孩子,才需要见识多些,要不然以后没什么见识立足生活的。”

“你舅舅学啊,你小外公那个时候是老师呢,就是被文革的时候给打成了反派,你舅舅开始的时候就爱往他那里跑,倒是学了不少字,上学的时候还跳级了。公社那个时候见你舅舅学习好,就免了你舅舅的学费直到你舅舅高中毕业。后来想上高中,就是没考上,这才跟着你外公在地里做活。还是你们现在的生活好啊,这上学哪都能上。可怜见地,当时,你妈她们上学,做作业都是白天做的用的纸啊,多是一些报纸上写的。那个时候,你外公公社里面是会计,经常有报废的发票什么的,你舅舅他们就要好点,定个本子,也能象象样样的。”

老太太的思绪一起来,就止不住,不把当年关于子女上学的事情说的清楚扯上了一些其他事情。说的林峰和袁彩霞他们心酸不已。他们这些沿海迎着改革开放春风长大的八零年代的孩子,又有什么机会去了解当年的那种生活呢。也只有从电视文献上面看到,但是,就印象来说,远远没有老太太说的那么来的生动。

“峰,你上学花了多少钱?”老太太把话题转到了林峰身上。

林峰想了想说道:“包括活花的,也有五六万吧单单学费什么的,就有两万多些。”

“这么多,我说电视上怎么有么多可怜见的孩子上不起学。要说还是当年大寨的时候好啊,你舅舅啊,学习好刚开始陪着他去镇上的学校交了一回老师费,再后来就一直没交过。他每次回来都会塞个一角两角的让他零花,这男孩子在外面么能身上不带钱呢。你舅舅就是不乱花,这钱啊是省着回来的。后来你舅舅上了中学。他们老师说他是学习好,所以呢,上面还发了补助,一年十块钱,那是你舅舅第一次拿钱回家,别说有多少高兴了。”

老太太想到了什么,问道:“小峰,你不是考上去的么?怎么还要花这么多钱,你爸妈赚钱多不容易?”

林峰有些沉默,听了老太太的问话,才回过神来,说道:“是考上去的啊,就是考上去了,这才只要两万就够了,要是买的话,没个十万,怎么也上不了的。”

林峰说的十万,老太太还是吓了一跳,连说怎么要这么多的钱。

林峰和袁彩霞自然不能从经济的角度,从教育产业化这个政策上面和老太太讲,就是讲了,老太太也是理解不了。

“现在和以前不能比呢,外婆,你看,以前舅舅他们书包里就那么几本书,您知道我有多少书吗?有整整那么一大箱子,这还是一年读的书呢,每年都有那么多的书。”林峰只好从书籍的方向来说事。这话不仅林峰自己不信,就是林母也是不信的。

不过老太太还真相信这话,说道:“也对,这书啊,精贵着呢,那个时候,你舅舅读书,买一本词典,就卖了一老母鸡换的五角钱,去买的时候,还不够,回去又用了几张粮票给换到的。”

林峰听的辛酸不已,中国的百姓再苦再难的时候,都没有放弃过子女的上学问题,他们都知道一点,那就是要有出息,就要上学。但是那些脱离了百姓的所谓专家们却是只会从经济的角度来解释教育产业化,来让众多的受教育者和希望受教育者来为他们的无能买单。

为什么民众会买单,还不是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有一个更好的起点。

也许那些教育专家就是看清了民众的这一美好的出发点,才会提出这么多不合理的收费吧!

PS:写这一章的时候,我有些心酸,尤其是最后的那些。我不想写这些,但是手停不下来,关于教育方面的事情,就这么草草的了结吧。你们看到这里不爽,其实我也不爽……呵呵,以后不说时政了,太为难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