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糜竺(2 / 2)
刘澜与孔融到厅后落座不久,就见一人身着锦衣,雍容大方步入厅中。此人身材与刘澜相当,面白而无须。从面相猜度年龄当在二十五六岁之间。
见此人进来,刘澜与孔融同时起身。而孔融却上前携此人之手来到刘澜身旁,引荐道:“此人乃是陶徐州帐下别驾从事,姓糜名竺表字子仲。”
“原来是糜兄,久闻大名,如雷贯耳。”刘澜心中却是笑道你那妹子才更如雷贯耳,不过他此时却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糜竺先是一怔,暗道自己的大名连天下闻名的小卫青也听过?细细想来才明悟,定是他客套之语,自己名不显,声不扬,他如何能够知晓。
虽是如此,但对他的印象又好上三分,笑道:“刘郡守的声威在下才是如雷贯耳。”
随即孔融吩咐下人在下首又添了一席,糜竺随意吃了几口,刘澜便端起酒樽,遥相敬酒,不想却斜眼看到糜竺频频向孔融使着眼色,而孔融却又向他频频摇手送目,看到这里,刘澜却不动声色,道:“不知子仲不在徐州,怎地来到了北海?”
孔融听刘澜动问,心中一喜,而糜竺则顺着话头备言张闿见财起意,将曹操之父所杀一事,说完却是祈求道:“如今曹操纵兵大掠,往攻徐州,莫不能当,而其更是沿路屠戮郡县,我主兵微而将寡,知非曹操敌手,不得已来此求救。”
“原来是这样?”
刘澜早已知晓,却装着糊涂道:“陶恭祖乃是赤诚君子,杀人越货的土匪勾当如何能够做出?可惜陶恭祖识人不明,平白受了这无辜之冤。”
“话虽是如,却是徐州之危又当如何”
孔融出言道:“德然乃是仁义君子,今曹操虽打着为父寻仇之号,却纵兵残害百姓,倚强欺弱,他与董卓有何区别?如此欺天罔地的兽性,天下仁义之士如何能容,德然何不与融同往救之?”
“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刘澜犹豫片刻,道:“若曹操只为父寻仇便也好说,怕只怕曹操志不在此。”
两人心中一惊,看向刘澜异口同声道:“(刘郡守,德然公)的意思是说曹操要劫夺郡县?”
刘澜点点头,道:“既使张闿没有杀了曹操之父,他也会在日后寻个理由来攻徐州,别忘了去年陶谦可连同着袁术一同与曹操交兵,如今张闿只是让曹操有了充足的理由来夺徐州之地。”
二人哪能不知晓曹操的真实用意,只不过是把话说得冠冕堂皇一些,可没想到刘澜却会如此耿直,之所以求助他,还不是因为他们不管这么说都是连过盟的啊。
只听刘澜说道:“如今我在黄县的本部不过只有万余人马,万无法与曹操争雄。”
刘澜话未说完,二人已乱了方寸,都道它这么说是在推辞,糜竺看向孔融,眼中满是祈求之色,孔融不得不硬着眉头道:“德然,你素有仁义之心,不然必不会前来北海相助,为何就不能帮帮陶公祖呢?”
糜竺也道:“北海之民乃是汉室子民,而徐州亦是,难道德然公就忍心看着徐州百姓生灵涂炭?”说话时便已声泪俱下了。
看着糜竺一副要伏地祈求的样子,刘澜立即上前将他搀起,对着他二人道:“既如此,德然便答应了,只是这件事不能只有我一个人出面,去年陶使君与曹操交兵,是因为公孙瓒,现在就我们这些家底,想帮陶使君,还得公孙瓒出兵,这样我立即前往右北平说服他与我一同出兵,这样必然万无一失。“虽然刘澜记得历史上吕布袭了曹操的老家,可就像他所知晓的天使会出面劝说袁绍公孙两家罢兵一般,如果他不当回事,公孙瓒早败了,哪还有机会等到天使来,是以这次与曹操的正面交锋,不可大意啊。
刘澜说完又转向了孔融,道:“请文举先行,澜必然能说服公孙北平与我一同出兵赶来。”
孔融听他如此说,也不好继续相求,但心中难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说道;“还忘德然切不可失信。”
刘澜面容一肃,朗声道:“难道澜在文举心中便是那无信小人吗?古语道:‘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不管在下从公孙伯圭处借得军也罢,或借不得军也好,也必然前往徐州。”(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