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徐州之战(198)(2 / 2)

加入书签

所以鲁肃不似陈元龙那样有野心,这个野心可以理解为对权利的追求,陈元龙是想成为主公一人之下之人,而鲁肃则从来也没有过这类的表现,所以卑职觉得他比较淡泊名利。

“不一定。”刘澜摇了摇头,笑了一声,道:“看来元直看人还是会看走眼啊。”刘澜不知道徐庶为什么会说出这番话,是可要如此抬高鲁肃,还是借机打压陈登,虽然陈登现在已经被他停职休养,但徐庶这番话却真的有些软刀子杀人,如果真给他留下一个此人有野心的印象,就算日后陈登病好了,恐怕自己也不敢再重用他了。

但如果徐庶只是以他所见来分析的话,就说明鲁肃这人心机更深,能够让徐庶这样的人都为他说好话,也可以瞧出此人给人留下的印象,简直如同圣人一样。

而正因为这一点,刘澜才会直接否定了徐庶,因为鲁肃并非圣人,也不是淡泊名利之人,如果他淡泊名利,他就不会出仕,如果他淡泊名利,他就不会对自己献上榻上策,力主避开草原夺取荆州之策。

所以说啊,鲁肃非但不是淡泊名利,反而是极为看重名利,就算他不看重利,也极为看重名,这个时代不管是亲年还是老叟,名比利重,一举天下知,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文人所追求。

而就像徐庶所说,如果鲁肃真是这么样的一个人,那刘澜还真就不敢用他了,因为他什么也不求,这样人才是最可怕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他想要什么,又或者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一直被他隐藏了起来,这种人,刘澜哪敢用他,反倒不如陈登来得纯粹。

伪君子与真小人。

所以说,这估计还是因为徐庶对鲁肃缺乏了解,所以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与鲁肃是仪相商了一个下午的刘澜留下二人吃也食,饭刚吃完,打算相继离开的时候,刘澜的亲兵出现了,将书信交到许褚手中,随后由许褚向主公禀报。

他派鲁肃出兵的事情过去了不过一个月时间,在他的预计之中,就算有结果,也最少还要等半个月,没想到才刚冬至,就收获了这么一条振奋人心的大好消息。

对于鲁肃,刘澜太清楚他的能力了,他现在只是需要一个机会,通过军功来证明自己,而现在他已经做到了,以后他相信没人会在对鲁肃提出质疑,而且因为张飞对他无比敬重的原因,以后在军中扶摇直上也不在话下。

而且,鲁肃是那种刘澜一直渴望的儒将,与现在他臧霞那些武人图,其他武将,都是新高奇高的主,但鲁肃则非常恭谦,这类人看起来好像人畜无害,可真到了战场,可能比关张二人都恐怖。

其实鲁就是这么有一个人,毕竟什么单刀赴会的老好人只是演义之中的刻画,与他本人还有着很大的差别的。

当刘澜把赵云的文书拿给二人看了之后,二人都安静的坐了下来,徐庶最先发言:“鲁肃会成功卑职始终深信不疑,但卑职却没想料到会这么快。”

“哈哈,军师也有看走眼的人,那你说说,鲁肃在你心中是个怎么样的人。”刘澜笑着问道,倒也不是他不想问是仪,实在是鲁肃对于是仪太过陌生了些,或者说刘澜帐下他能说出名字的人有很多,但却没有一人相熟,所以他此刻完全就是一个看客听众,安静听二人交谈就好了,毕竟就算他想插嘴也没那个可能,完全不了解,就算了解,也不过是些坊间的道听途说罢了。

徐庶想了想,笑道:“卑职一直认为,鲁肃文学造诣颇深,就算当不得当世大儒,但也应该能够与陈元龙一样,不属于传统迂腐文人,虽然卑职与他有过不少接触,但卑职却发现此人却并不似陈元龙那般心高气傲,也许这是他家族造成的原因吧,毕竟陈家乃是徐州四大家族,而鲁肃家也只在下邳国有些名望。

所以鲁肃不似陈元龙那样有野心,这个野心可以理解为对权利的追求,陈元龙是想成为主公一人之下之人,而鲁肃则从来也没有过这类的表现,所以卑职觉得他比较淡泊名利。

“不一定。”刘澜摇了摇头,笑了一声,道:“看来元直看人还是会看走眼啊。”刘澜不知道徐庶为什么会说出这番话,是可要如此抬高鲁肃,还是借机打压陈登,虽然陈登现在已经被他停职休养,但徐庶这番话却真的有些软刀子杀人,如果真给他留下一个此人有野心的印象,就算日后陈登病好了,恐怕自己也不敢再重用他了。

但如果徐庶只是以他所见来分析的话,就说明鲁肃这人心机更深,能够让徐庶这样的人都为他说好话,也可以瞧出此人给人留下的印象,简直如同圣人一样。

而正因为这一点,刘澜才会直接否定了徐庶,因为鲁肃并非圣人,也不是淡泊名利之人,如果他淡泊名利,他就不会出仕,如果他淡泊名利,他就不会对自己献上榻上策,力主避开草原夺取荆州之策。

所以说啊,鲁肃非但不是淡泊名利,反而是极为看重名利,就算他不看重利,也极为看重名,这个时代不管是亲年还是老叟,名比利重,一举天下知,天下谁人不识君,这才是这个时代的文人所追求。

而就像徐庶所说,如果鲁肃真是这么样的一个人,那刘澜还真就不敢用他了,因为他什么也不求,这样人才是最可怕的人,因为你不知道他想要什么,又或者他真正想要的东西,一直被他隐藏了起来,这种人,刘澜哪敢用他,反倒不如陈登来得纯粹。

伪君子与真小人。

所以说,这估计还是因为徐庶对鲁肃缺乏了解,所以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