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道 -- 老集有话说(1 / 2)

加入书签

 《天下道门》写了有一段了,其实在写这本书以前,包括我和编辑在内,都觉得可能不太讨好,因为不是很适应起点的潮流。

但我最后很顽固地要写这个东西,因为确实感觉自己对道非常之向往。希望通过这本书,自己能有些感悟,也希望看我的书的朋友,能借此对中国传统的道门有一点兴趣。

说实话现在这书的成绩比我想象得要好得多,我本来以为这么枯燥又平淡的东西,没几个人会看得下去呢。当时我还对编辑说:这书……能签么?

说实话,责编雪夜对我这书费心费力,我觉得好像比我都上心,挺惭愧的。

上传后看着点击和收藏推荐,老集心里真是很感动。

在此真诚谢谢朋友们的大力支持,老集这人不太习惯表达,属于标准内向害羞闷骚老男人,各位心里明白就好。

这本书可能现在有些朋友觉得有些名不符实,和道门关系看来不是很紧密。嗯嗯,故事想得挺大,后边有些东西会一一出现。当然能不能写到老集心中想象的程度,就不敢说了。

为了这本书,老集可是啃了不少资料,书中许多东西,都是有所本的,不是俺杜撰的呵。

也有朋友留言中说道对主人公的表现不太满意,大概是觉得不太符合道家清淡闲适的气质吧。老集下边是想说说自己对“道”的理解。

在老集想来,“道”这个概念是非常大的,包括得也非常多。但有几点,应该是一个修道人必须要注意的。

一、“道”的最根本一点在于“真”。

道不可能是虚伪的,也不可能是强迫的。它应该是我们心中最根本的一点性情。

《庄子》言:“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什么是有情有信呢?我的理解就是一个“真”字。

这个“真”不是说任性而为,也不是说无限放大心中的各种欲望与情绪。这个“真”是在洞彻世情与人心,明了道义之后,对天地最根本的规律和自己最根本的“心”的一种认识。

所以本书修道的人,无论他到了什么样的层次,也不会修炼成冷冰冰的无感情动物。相反,他们会更认识到这世界、人生、亲情的珍贵,更加倍的爱护这份心灵家园。

所以书中梅清不忌调笑,可能有朋友觉得不象修道人了。

为什么呢?为什么修道就要板着脸装无欲无求呢?

夫妻之乐,有甚于画眉者。爱就爱。成天装高深是得不了道的。

二、“道”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自然”。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要是什么都不做,还修道干嘛?

《老子》言:“无为,故无不为。”其实这种语言中的玄机并不难窥透。不妨说,道之“无为”就是“不刻意”的意思。

我看有些书中写修道简直就象打仗。冲个穴什么都要浑身脉络破碎,采个气就如要爆体,凝个丹就得七窍流血,让人很怀疑修道者是不是都是受虐狂。

修道不是力气活,我倒希望主角一直是在一种平静放松的状态下,一步步走到大道正途。

当然写书总得有点紧张的时期,不然这书就成白开水了。

但至少修道的人,应该能感受得到修道带来的轻松与快乐,在正确的道路上,用一种自然的步伐逐步走到其目的地,既不能连滚带爬,也不要狼奔豕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