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潜移默化的改变(1 / 2)

加入书签

 在原本的历史之上,中世纪的胡大文明绝对称得上辉煌二字,而一旦它在某个地方扎下根来,那就是挥之不去了,便是土地最终落入中华之手,汉家文明要想再将胡大文明挤走将会极难。这在马璘的前世,是有着极为深切的直观体验的。

因为强大,所以可怕,所以才让马璘忌惮。唯一能够成为汉家文明够分量的敌人的,便只有这个新生的狂热而又有着无限可能的新的文明。

站在千年之后来人的高度之上,虽然如今大食已经四分五裂,然而对于胡大文明,马璘依然是有着最大的尊重,最大的忌惮。

当然,还有最大的恶意。

所以纵然大食如今有三个并立的哈里发争斗不休,纵然半个波斯故地已经落入大唐之手,甚至远征军已经在巴士拉附近站稳脚跟,势力侵入肥沃的两河流域,在这样大好的局势之下,马璘依然是不敢放松。

最厉害的的安西新军,只能是用在这个方向上,而不可能是用在天竺。只有将胡大文明彻底打垮,至少要驱赶得距离大唐足够远,才能保证中亚和西亚的大片土地能够为汉家文明所笼罩,让汉家文明在这一带占据优势,生根发芽。

所以南征天竺之事,对于大唐这个帝国而言自然是极为重要,从汉家文明的角度长远考虑,是无法和西边之事相提并论的。帝国终究会覆灭,唯有文明可以长存,彻底击败胡大文明,汉家文明就将永久立于不败之地。而这对于马璘来说,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开春之后,他自然是要带着安西新军返回河中的,南征天竺之事,主要还是要靠羌人自己。当然必须是要在安西军的指挥之下进行,所以派出一定规模的安西军是必要的。当然兵力也并不缺,碛西扩军早已完成。北庭、安西二都护府各自都有五万兵马,北庭军参与了北征回纥,安西四镇汉军大部分却都闲了太久,也该到了出动的时候了。

就在象雄王宫大殿之中。马璘和杜环岑参二人最终确定了派出一万安西四镇汉军精锐参与南征天竺。与安西新军相比,普通的安西军如今亦是装备了骑弩,火雷短矛天雷箭一应俱全,差的只有元戎弩而已,也没有那么多陌刀骑士。不过战力是不成问题的。

四镇汉军靠近龟兹,装备比北庭军要好上不少,就最重要的硬弩来说,原本的制式硬弩之中,除了增加了大量的新式八牛弩之外,伏远弩也被保留了下来,擘张弩、角弓弩、单弓弩这三种皆是弃之不用,一律换成了钢制骑弩。如今在四镇汉军之中,也就八牛弩、伏远弩和骑弩三种硬弩了,骑弩已经做到了一人一把。这样的一支军队。远程火力的优势也是足够的,征伐天竺是不成问题的。

当然,马璘看重人命,所以这支军队便是南征中的机动力量,打头阵的自然是羌人骑兵。象雄人比天竺人还是彪悍得多,非必要时刻,唐军是不会投入战场的。

象雄这边的事情就这么确定下来了,至于征伐恒河流域的另一支远征军,那要等到张巡的回信来了之后再说。

……

马璘等人正在象雄王宫里商议之时,十东岱之地的头人们渐次离开了受降城。到城外带着自己的护卫,直接离开了。

这一次的事情,对于整个象雄王国来说乃是大事,对部落而言也是改变命运的时刻。头人们都要快速返回部落,为接下来的远征做些准备。

出动多少兵马,多少人留守部落,这些都是要合计好的。不过大部分的人都不准备藏私,都是想尽可能的多出动军队,以在南征之中多捞取好处。

护法战神祖师说得明白。每一个部落都要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才能在南征之中获取利益。族人不再挨饿的梦想,终究是得在战场上一刀一枪来换取。不过这本就是应当应份的,世上哪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他们而言,争斗是寻常之事,既然南边有比逻些河谷更富饶肥沃的地盘,那就带人抢了便是。这次有着唐人在背后撑腰,取胜是一定的,能够捞取多少好处,那就要看自己的本事了。

总的来说,一句族人不再挨饿的保证,已经足以让他们倾尽所有。羌人贫苦,头人们其实也谈不上富裕,大部分的头人都是有着让族人吃饱穿暖的愿望的,所以他们这个时候,心中的血都是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