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商战(6)无中生有(2 / 2)

加入书签

这两天李炀在家觉得无聊就到书房随便找了几本书打发时间,他来到院子里往摇椅上一躺看看自己拿的都是什么书,其中一有本就是三十六计而书中的第七计“无中生有”和第十七计“抛砖引玉”让他茅塞顿开,于是他让人去把观山道长和李龙-李虎两兄弟请了过来

观山道长一来李炀就让他坐在自己对面的椅子上,而等李龙和李虎前来时他用手比划了一下让他两坐在身边的亭子下

李炀:李龙粮仓失火的事查的怎么样了

李龙:少爷据通往台州城的哨卡来报最近有几个人经常去台州城,我便派人在暗中监视发现这几个人中有三个人经常出入赌坊和妓院还在城里置办了大宅

听到这李炀将手里的书一合:那八成就是他们三个,这三个人是咱们阿兰县的老人还是后来安置得灾民啊

李龙:都不是他们三个是大韩村的人

李虎:少爷我就带人去把他们三个给您抓回来

李炀想了一下:李虎不急先别惊动他们三个,另外一直和咱们较劲的人你两查出来了吗

李龙:少爷是德益商会一直在跟咱们较劲,之前出手的那些粮食全都运到德益商会了

李炀:那三个人应该是被德益商会给收买了

观山道长:东家要是和德益商会这么耗下去吃亏的可是咱们啊,只要德益商会把粮价提高那咱们就无法筹齐军粮

李炀:观山道长那你觉得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

观山:贫道以为得让农户们觉得以后粮价还会涨,再让德益商会觉得粮食我们已经筹齐了

李炀:那咱们不也不好收粮了吗

观山:东家现在粮价这么高收的越多我们亏得也就越多,要想筹齐军粮就得引蛇出洞

李炀:观山道长那该怎么引蛇出洞

观山:东家军粮就是诱饵

几人的谈话让原本有些模糊得思路变的清晰起来,李炀把收粮的价格提高了每担660文钱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整个台州府传开了,这让已经冷清好几天的米店又变得热闹起来,前来卖粮的人一下又多了起来其中有不少还是从别得地方来的,这人一多大伙无聊便几个人聚在一起闲聊起来

“唉我说你们知道今年的粮价为啥这么高吗”

“我也纳闷今年的粮价怎么会突然这么高”

”是德益商会在和阿兰县的李家争夺军商,李家出价最低台州府就把筹集军需的差事交给了李家,可德益商会对军商的事还不死心想把粮食垄断让李家无法交差,那军商就非德益商会莫属了,一边是想凑齐粮食交差一边是想垄断粮食阻止交差粮价就被抬高了”

“原来是这样,那你又是怎么知道的”

“嗨我一表兄在府衙当差这事我是听说他的,要不是急着用钱这粮食我才不急着卖呢“

“他说的是真得,这件事我们阿兰县的人都知道,前一阵县里的粮仓失火李家损失了不少粮食”

“现在这粮价几天一个价,600文钱一担的时候我就觉着已经是高价了一下卖了5担,谁成想这才20多天就涨到了660文钱哎我要晚卖几天就能多挣300文钱”

“那你怎么还来卖粮,在等等没准还能涨”

“嗨我这不想买两头猪吗还差一两银子就不等了,要是你们手里粮食多别急着卖听我的以后肯定还得涨”

“要是家里不着急用钱的话就在等等看”

“我看前面还有不少人得一阵才能到咱们,算了不等了我家里还有不少活要干呢”

这么一煽呼前来卖的人果然走了不少,他们哪里会知道排在最前面的那些人全是三家族人,看着一天忙忙叨叨的其实翻来覆去都是自己手上那些粮食,在加上人群中还掺杂着散布消息的人竟管粮价提高了一天确收不了多少粮食,而李炀这么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对手

包掌柜一直呆在自己家的店铺里,这两天也不知是怎么了到他家卖米的人是越来越少,偶尔有人在门前停下脚步但一看收粮的价格便推车带着粮食离去,包掌柜也是个好信的人他赶紧来到店铺外轻喊一声:我这高价收粮,你要卖粮的话里边请

而那个人都没西得搭理他闷着头只顾继续赶路,这可让包掌柜的脸可有点挂不住了一股怒火瞬间涌上心头,董庆不知从哪穿了出来一看到自己掌柜他赶紧跑了过来:老爷您怎么出来了

包掌柜心里这股怒火正愁没地方撒呢,一看到董庆这股火正好全发泄在他身上了:你这一天跑哪去了,店里面这么多事还得我亲自出来招呼

董庆:老爷我去打听李家那边的消息了

包掌柜:那你打听到什么了

董庆:老爷李家把粮价提到了660文钱一担,到他们那卖得队伍都排到了县外

包掌柜双眉一皱:怪不得这几天我们到收不到粮食,660文钱一担李家那个小子这是要跟咱们拼命了啊

董庆:老爷这李家的家底也太厚了,怎么以前从来没有听人提起过这个李家啊

包掌柜:之前咱们是小看他了,但跟咱们德益商会叫板他还嫩 了点,董庆告诉伙计们把收粮的价格给我提到700文钱一担

董庆一下顿时直冒虚汗:老爷咱们浙国的粮价可从来没有这么高过啊,要是把粮价提到700文钱就算咱们把军商抢过来那也是笔赔钱的生意啊

包掌柜: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李家提高粮价就是为了尽快筹齐军粮好向官家交差,只要当上军商今年咱们赔的钱以后都可以在挣回来,我到要看看这李家能有多少钱和咱们叫板

每担粮食700文钱的价格一经挂出到德益商会卖粮得人一下又多了起来,整条街道被人群和装满粮食的推车堵得水泄不通,包掌柜看到这番景象倒是有些沾沾自喜,他认为只要到他这卖粮食的人越多李炀就无法筹齐军粮,那军商的生意自己就还有机会,就算眼前赔点钱也不要紧只要当上了军商那钱就还能在挣回来

德益商会和李家的争斗让身为台州知府的孙元武感到寝食难安,民以食为天粮食关乎到一个国家的稳定和百姓生计,可就在自己眼皮底下粮价被硬生生的抬到了700文钱一担,这就会造成有钱的人大肆屯粮来谋取暴力,而穷苦百姓只能食不果腹等到绝境时他们只能变卖田产甚至是子女来换一口吃的,他是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发生在台州境内

而这几天李炀过得倒是逍遥快活,不是带着两位夫人出海观景就是到城里去听戏。总之就是那块好玩好看他就领着夫人们去玩,这不今天他和往常一样带着两位夫人到城里来听戏,刚一到戏院子门口他就被两名州府骑兵拦了下来

这两个人我之前见过,孙大人派他们到我家传话已经好几次了:二位兄弟这是为何啊

骑兵恭敬的回了一句:李家主孙大人马上就到让您等他一下

李炀不仅冷笑:我才刚进城孙大人怎么知道我要来这

骑兵并没有做声等待片刻后,孙元武穿着一身比较平常的布衣出现在我得视线里,要不知道的人你和他说这是台州知府那绝对不会有人相信,李炀赶紧快步迎了上去抱拳鞠礼:学生

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就将我扶了起来:今天我是来听戏的不想别人知道我得身份

进了戏园子我让宋诗婷和衡燕到楼上去找个雅间,而我和孙大人则找了一个毕静的角落,小二经过时我点了一壶茶水-一盘花生米还有一盘枣,很快唱戏的名角就登场了锣鼓也跟着敲了起来

我一看孙大人到这来听戏那肯定是有事找我,但具体是什么事我猜不出来,孙元武拄在桌子上抓起一把大枣然后看着我:最近的粮市可让你和包掌柜搅了个底朝天啊,本府为官二十年还从来没见过这么高的米价,你可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干坑害别人的事啊

李炀:大人你也知道学生粮仓失火一下损失了10万担粮食,为了尽快筹齐军粮学生只能花高价收粮了,可不知道是谁我一出价他就比我高一些

孙元武把他担心的事跟我大概讲了一下,哎我光顾着交差确没想到事态引起的连锁反应:大人学生以为要想打破垄断专营争斗是在所难免的,大人您的教诲学生也从来没有忘记

孙元武:那就好你现在还差多少粮食交差

李炀:粮食我以经收齐了现在正往处州大营运呢

孙元武摆出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那你凑齐了军粮米价怎么还会这么高

李炀摇了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大人请您放心只要学生在就绝不会让您担心的事情发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