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搭上朱标的线【求追读求月票】(2 / 2)

加入书签

在朱允炆继位后,竟然不顾现实条件大力削藩。

这就给了朱棣机会,靖难之役后成为了大明的掌舵者——明成祖。

朱棣具有非凡的统领能力,如果有机会,或许会和朱重八一样是合格的开国之主。

至少在带兵打仗方面是个专家,可在如何治国方面,也如朱重八一样有局限性。

当不得合格的君王。

其实这一系列的原因,朱重八至少占一半以上。

回到现实,赵城还在思考如何搭上朱标的线。

朱标是位合格的太子,为文武百官和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好事。

这是个比较成熟太子,没有朱重八和朱棣那么重的杀戮之心,

反而人缘好,性格好,正是大好的承平守成之君。

“如果我能表现出改善大明民生的能力,大概率会被朱标所重视,只要能搭上他的线,后面就好操作了。”

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最重要的就是生活物资。

不止是大明,任何朝代,任何时期,生活物资都是最重要的民生。

人类历史早就证明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于一个政权的重要性!

新夏族立国后的老大哥,为什么会在双强争霸中失利,最终亡党亡国?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老大哥家的人民生活水平远远比不过欧洲那些国家,更比不过大洋彼岸的强敌。

“想要改善民生,大致就是衣食住行等基础生活条件。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而要解决吃的问题,需要带大量优质高产的水稻、玉米、小麦、土豆等的种子,

有这些东西,在吃方面基本就算解决了;

只是很可惜杂交水稻不能育种,不然以杂交稻的优势,更能解决吃的问题。”

对于杂交水稻不能育种,赵城也很惋惜。

这水稻产量极高,虽然口感不是很好,但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有吃的就不错了,还考虑啥口感。

只可惜,就算带过去也于事无补。

“解决吃的问题后,就是穿什么的问题,不过明朝已经有棉花了,穿的问题不是很大;

住的话,古代建筑工艺很先进,富贵人家的住所并不是问题,但普通人还是需要考虑的。

杜工部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景,现代虽有广厦千万间,但天下寒士并未欢颜啊!

这个问题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但水泥等建筑工艺品要多准备一些相关知识才行。

最后就是行的问题了,这个问题……”

赵城暗暗摇头,想要在古代解决行的问题,这与登天何异?

古代人员流动没那么容易,不止是体制上的问题,还包括道路的问题,以及交通工具的问题。

……

要不,带一辆比亚迪明过去?

赵城猛地甩甩脑袋,带一辆新能源汽车去古代,怕是疯了吧!

就算他能解决电的问题,可有车又如何?路都没有!

梦里开车?!

“想多了,不急一时,要和朱标搭上线,解决吃的问题就足够了,其他的还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赵城继续思考香蕉姐的回答,总结了几条思路。

“在大明站稳脚跟后,就可以开始尝试改变世界了。

首先要推行新型高产农作物,这点有朱标主持不会是大问题。

我也可以依靠这些农作物进行初始的资本积累,为设厂开店做准备,需要设的厂和开的店都有很多,

这一点也急不得,现在做好知识、资料储备,穿越过去后再做打算。

花费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时间,促进大明商业发展经济繁荣,

与此同时为工业打下基础,方便以后开展下一步工作,推动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是基础,需要大量的人才,这就需要对教育体制进行改革。

官本位的教育体制,耽误了夏族几千年啊!”

赵城很感慨,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一时间脑子都有点混乱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