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价比黄金(1 / 2)

加入书签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不多,就七个!”欢哥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莫扎特的原话,并加以分析道:“一流的艺术是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二流的艺术是以复杂的方式达到一般的效果,三流的则是以最复杂的方式达到最差的效果。”

接下来,他又以当前大红大紫的《小苹果》为例说道:“这首歌之所以这么受大家欢迎,就是符合了‘以最简单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一规律,或许有人觉得它太通俗了,太热闹了,不够高雅,不够艺术,可什么是最好的艺术?受到观众欢迎的艺术就是最好的艺术!”

杨昆就觉得这段话总结得简直太精辟了。

底下就有学生起哄:“刘老师,给我们唱一段小苹果呗?”

欢哥连连摆手,“你们还是饶了我吧,我唱的歌都属于那种比较‘正’的类型,这么欢乐的歌我唱不来,再说我也反复强调过课堂纪律,站在讲台上,我就是个普通的老师,不是歌手,你们不能对我提出这么过分的要求知道吗。”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声。

杨昆能理解他的意思。

舞台和讲台的情景、意境、感觉都不一样,舞台是靠音乐去打动人的,讲台这个地方则完全是靠自已掌握的知识去传授,需要准备的素材、需要传递的理念、需要表达的情感都截然不同。

正因如此,在舞台上,欢哥可以把歌唱得磅礴大气、慷慨激昂,却不善言辞甚至惜字如金,到了讲台上,则表现得谆谆善诱、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博古通今,真要请他唱首歌吧,却反而有点张不开嘴。

对比如此鲜明的角色互换,引起了杨昆强烈的共鸣。

和欢哥的情况多少有些类似,在社会上,他昆哥可以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逐利奸商,可以是为博红颜一笑不惜豪掷万金的暴发户,可以是为哥们义气不惧两肋插刀的江湖混混,但只要一进校园,置身于这些渴求知识、进步和自我提升的莘莘学子当中,他就能深深地感受到自己内心对于青春飞扬、单纯乐观的校园生活的渴望与满足。

这种心灵上的自我涤荡、过滤与净化,才是他不惜代价也要混入大学校门的根本原因。

快乐的时光总是显得过于短暂,一节课的时间很快过去,做完下次课程内容预告后,欢哥宣布下课。

有不少同学就走上讲台,拿着笔记本、海报或磁带封皮请他签名,场面却没有演唱会上歌迷追星般的热闹与喧哗,大家表现得都比较随意、自然,更多的学生则直接收拾东西走出教室,和听完其他老师的课也没什么两样。

杨昆本打算找机会向欢哥咨询一下工作室的装修、布置等细节,看到他被学生们“围追堵截”的场面,也只好暂时作罢。

跟着人流向外走,经过原来的座位时,他诧异地发现,李颖和方书明都坐着没动。

杨昆不想故意撩拨方书明,礼貌地点头笑笑就想敬而远之,李颖却开口叫住了他:“杨晓昆,等我一下,有事找你商量。”

杨昆都不好意思去看方书明的表情了。

看在这小子还算识相的份上,方书明心中虽怒,脸上倒也没表现出来,强笑着问:“什么好事,说来听听,让我也跟着高兴高兴。”

李颖瞟了他一眼,说:“我们商学院的事,跟你们交流学院没关系,你先走吧。”

见她当着杨昆的面毫不客气地向自己下逐客令,方书明肚子里的火气腾地一下就蹿了起来。

当然,能考上贸大,能从李颖的众多追求者中脱颖而出,他也不是那种一根筋轴到底的憨货,整整一节课,李颖都没有跟他作任何互动,特别是看到她那平静如水的眼神,他就知道今天的举动又一次触碰到了她的底线,一个处理不好,俩人就此分手也不是没可能。

前思后想,他自己便把刚进门时的幼稚想法抛到了一边。

心里再这么窝火,也不能当着她的面给杨昆架难看,都在同一所学校里上学,要警告、点醒甚至教训他,机会多的是。

话说回来,不是校友的话,还不一定能惹出这些烦心事来呢。

眼皮子跳了好几下,方书明压着火气,警告似地剜了杨昆一眼,站起来说:“好,我去外面等你。”

杨昆极力控制着不露出躺枪的冤枉表情,问李颖:“学姐,有何吩咐?”

李颖没跟他兜圈子,直截了当地说:“我想邀请你加入咱们院的学生会,有没有兴趣?”

杨昆蒙了,“学生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