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脱手斩得小楼兰(2 / 2)

加入书签

可出乎他的意料,看来省政府这帮人也是憋着一口气,希望能够打个翻身仗,省政府一帮人似乎把陆政东看着贝湖经济腾飞的希望,给予了陆政东一定的支持。

他也看得出来,陆政东在这一点上是雄心勃勃,只是一省之地的发展可不比一市之地,一个省的情况远比一个市复杂得多,想要有大发展,就算陆政东再能耐,也绝非易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对于高层调陆政东到贝湖来,是很有些顾虑的,陆政东缺乏经验资历不足威信不够,而更让他不喜的是陆政东年轻,而且有很深厚的背景,这就决定了陆政东喜欢自己拿主意和有自己的观点主张,这就导致分歧很容易出现,和这样一个有来头而又不甘居人下的人搭班子,想想都让他有点心烦。

可是高层有高层的考虑,也专门找他谈了话,他也谈了他的一些顾虑,这也是对组织负责的态度,介绍了陆政东的情况,并没有一味的强调陆政东的优势,而是相对客观的把陆政东的优势和不足都做了介绍,虽然他心里还是有点想不通,可他也只能服从。

真正等陆政东到了安新之后,这件事已经没有更改的余地,他的心境才渐渐走了出来,作为一个重要岗位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要学会克制自己的个人偏好,个人情感必须要服从有自己的主张,组织原则。

若是换了一位投缘的角色来和自己搭档,他还乐意帮扶一把,但是对于陆政东,他实在是不愿意这么做,当然没有好感并不代表自己就可以无视原则和纪律去干些什么,坐在这个位置的他还不至于那样干,但下面的人给陆政东制造点难度,他也不会反对,到了这样的位置,讲究的就是一个势,他当然不希望陆政东的势起得太快,势这个东西,最是容易此消彼长,陆政东要是涨得太快,那势必他就会被削弱,这肯定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可他也不能把对方压得太死,压得太过厉害,就像弹簧一般会反弹得越厉害,闹得太过厉害,那于人于己都是不利的。

这也要有个度,就像和杨凌峰的关系一般,经过他一系列的筹划,杨凌峰只能规规矩矩,这叫斗而不破。

斗而不破,这是底线,破了那就不好收拾,对于贝湖省内情况他自己心中也有谱,现在他在书记碰头会和常委会上都能控制局面,有了这个,这就把握住了大局,陆政东就是想闹腾也翻不起来大浪。

年轻人终究要多跌倒再爬起来几回才会成熟起来,以为自己把一个地方搞起来了,就找不到北,那陆政东很快会发现自己错得很离谱。

但这样的事情也得讲究策略和政治技巧,作为班长,对新来的省长候选人未来的搭档就算不是很感冒,但在公开的表态上,他都必须表示出适度的支持态度,这才是一个省委*书记应该有的风范和格局,可张新文闹这一出显得太拙劣了。

有心的人自然不会去看张新文如何如何,而是把这样的帐记在他这个书记头上。

反观陆政东在这方面也是表现得很是得体,在开完会之后专程到他办公室汇报此事,这态度也算端正,并且紧紧把握住救活贝化这个大原则,对于mbo也只是作为特例而来处理。

当然这个特例也许是陆政东在贝湖国企改制中推行mbo的一个试探,一个投石问路,或者说是对他抛出贝化这个问题对他的一个反试探,看看他是一个说明反应。

总之,陆政东这样的表现不算循规蹈矩,也不算出格,陆政东在贝化的事情上如此,其中的心思周书明也能猜出个**不离十,陆政东不外乎就是尽快树立他的省长候选人形象,尽快打响第一炮,以便最短时间如进入角色,着手操盘省政府那边的工作,为在人大会上的选举中打下一定的基础,这是他陆政东的本分,何况陆政东一再强调这是特例,陆政东显得有条有度,这样一比较,张新文落在别人眼里就更显得下乘了,更让陆政东赢得了一些分数。

周书明微微摇摇头,张新文确实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他还是很看重张新文的执行力,对他交代的事情总是能不折不扣的完成,平常也不至于这么糊涂,看来也是为入常闹的。

周书明也不禁摇摇头,想进步这本身没错,要是没有上进心,那也不用干这一行了,可要是吧这个上进看得太过重,反而成为一种负担,那肯定也不好。

张新文就是这样的情况,一心想着进常,于是就患得患失,失去了平常心,进退失据,在这方面,张新文比起詹继东的老辣来实在是相差得太远……(未完待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