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枯燥之科举(2 / 2)

加入书签

“学生武清!”武清一礼。

那考官一愣,而后瞬间一脸敬仰之色,说道:“原来是先生,学生有礼了!”

“啊,这是怎么回事?”武清一愣,没明白过来。

那考官有些尴尬,便解释道:“学生曾拜读先生之《三侠五义》和《封神记》,实为旷世之作,学生心中十分喜欢,欲拜见先生而一直无缘,不想今曰才见到先生。”

得,原来是一个粉丝,武清自然谦虚一番,而后勉励一番,而后便送走了这位主考官粉丝。

这个时候有两个士兵押着一名考生从武清眼前经过,推推嚷嚷中,武清才明白,那名举子作弊被抓了现行,他不禁大为感叹,这跟后世的考试作弊何其相似啊。

吃了干粮,武清还得继续作答,打开考卷,往论策上看,共三道。

第一道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道是“大国者下流。”第三道是依《周礼》阐述治国之思想。

武清对于论策虽然有自己的看法,但要符合这个时代的思想,对于他这个拥有一千多年以后的灵魂的人,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一不小心就会遭到天下文人和士大夫的批判,也会遭到皇帝和百官的贬斥。

对于第一道题出自《诗经》,武清的理解为加大与西域诸国的交流,但此时安西四镇被吐蕃占领,西域和大唐的往来贸易时有中断,比之以前大为减少。所以武清认为,应该以强大的军事力量重新夺回安西四镇,打通贸易通道。而且还可以加强海上贸易,设立市舶司管理并收税。如此便可以吸纳他国之先进文明来增强大唐之实力。

第二道题出自《道德经》,对于这样一道题,武清则是论述了大国气象和大国胸怀,以及皇帝的胸襟,变相地批判了高宗心胸狭隘。

第三道题则是比较难,治国思想,《周礼》里面规定了国家范畴,封建制度,军队制度等等。武清想了想,在泛黄的竹纸上写下了“封建论”三个字。

而此时,武清没有察觉到,有数名考官偷偷地望着武清,就包括主考官郑益。

郑益不禁点头,说道:“看来今年的状头要落在武清头上了。”

“也不一定,那宋之问,沈佺期,刘希夷都是文才之士。”有人就反对了。

郑益只是微微一笑,也不辩驳。

只见武清写道:“天地之始,果有人乎?吾不知也,人之初有贵贱乎?吾亦不知也。盖闻天下九州,始于禹帝。封建之制,始于周公......”

总之武清在这一篇策论里阐述了封建制的危害,武清提出,帝王可以把爵位作为一种荣誉封给那些有功之人,不能实封食邑,而且爵位不能世袭,即使能够世袭也要有功劳才行。这样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大唐的人口数量,减缓土地兼并,增加朝廷税收,增强大唐帝国实力。最终就会看到,少有所教,老有所养,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一片繁荣景象,成为真正的天朝上国。

当曰头洒下最后一抹光辉,隐入西山之后,武清终于写完了。距离结束至少还有三根蜡烛的时间。

武清招来考官,表示自己已经答完,可以交卷了。自有胥吏把武清的考卷封装写上姓名送到主考官的签押房中。

武清则是满脸疲惫地出了吏部别院,便看到老娘武氏等人牵着马车等候在外面,他露出了微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