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官拜节度使(2 / 2)

加入书签

罗腾飞至七月一日,出兵始。至八月十一日接受杨瑛纳降,平乱至,共耗时四十一日,比约定两月由要提前近二十日。</p>

他人数年也未完成的事迹,罗腾飞只用了区区四十一日,便平定了这南宋朝最后的叛乱,解决了宋朝积年的心腹之患,也赢得了朝野的一片欢呼。</p>

右相张浚本不信罗腾飞能够速胜,但事实摆在眼前,也不得不信。他为人激进,不似赵鼎那般保守,认为有功便赏,至于其他不在考虑之内。见他得此大胜对赵构道:“荆湖已定,则川、陕、荆、襄诸地形势接连,事力增倍,使得我军再无后顾之忧,得以专心抗金。上将军此战速胜,时为中兴之功,理当重赏。”</p>

参知政事沈与求也道:“昔日,韩信投汉,年余内计定三秦,灭赵、破燕,成就不世功名;今日上将军数败金国,如今又平定杨太,如此功绩,即便放眼我朝诸将也无人可比,于情于理应当重赏。”</p>

群臣也是一阵附和。</p>

无人反对。</p>

一来群臣皆知,赵构信赖罗腾飞,二来,罗腾飞此刻立下的功绩以胜张俊、韩世忠等人,跟吴玠相提并论,即便是岳飞此刻的功绩也逊色他一筹。</p>

赵构得知杨幺即在押解进京的路上,大喜过望,当即应了诸臣之言,册封罗腾飞为临江军节度使,上柱国,江南西路、荆湖南路制置使。</p>

任命一下,群臣哗然。</p>

节度使作为武将最高荣誉,常人终其一生而不可得,当年太祖皇帝赵匡胤三十余岁建节,成为一个神话,岳飞因江南血战,在三十二岁建节也成了媲美赵匡胤的存在,成为了一个传奇。</p>

而如今罗腾飞打破了赵匡胤的这个神话,也破了岳飞这个传奇。</p>

罗腾飞今年二十九岁,成为古往今来最年轻的一位节度使,至于从军三年,便官居二品节度使,更是古往今来,史无前例,成为了史上凭借战功,上升最快的人物之一。</p>

</p>

凡封拜节度使,朝廷都要授予一套很威风的“旌节”,包括龙、虎红缯门旗各一面,画白虎的红缯旌一面,用一束红丝作旄的节一杆,麾枪两枝,用赤黄色麻布做的豹尾两枝。全套旌节共五类八件,都用黑漆木杠,加以种种装饰,制作精美。</p>

旌节自宋廷发出后,沿途所至,若遇关卡、城墙过低,高立的旌节无法通过,为了表示不屈,旌节绝对不能有任何倾斜。</p>

为了让旌节通过,此刻唯一能做的便是拆毁关卡,推倒城墙,然后在让旌节通过。</p>

隆重而别致的“建节”仪式,预示着这武将升迁梯级中最重要、最荣耀的虚衔。</p>

当旌节运至江州时,罗腾飞的大军正好返回江州军营。</p>

面对旌节,全军将士都引以为荣,高声呼喝,以宣泄心中的喜悦之情。</p>

*****************</p>

右相张浚府。</p>

此刻张浚可谓春风得意,虽然他这一派的力量远远不及左相赵鼎,但当前的局势却想着他这方倾斜。尤其是罗腾飞取得的一系列的战绩,更是表明北伐的时机已到,收复中原,直捣黄龙的时日,近在眼前,想着在自己的统领下,诸路大军势如破竹,直捣黄龙。张浚之名,将如诸葛亮、王猛、赵普、范仲淹等人齐名,神色不由飘飘然的。</p>

正沉静在自己编织的美梦中,张浚意外发现自己书桌上竟有一封信件,信封上刚劲有力的写着五个大字“张相公敬上!”</p>

张浚神色微动,那五个字或如灵蛇盘腾,或如猛兽屹立,深得书法精髓,而且自成一派,笔锋似剑,墨心若兰。张浚乃是文士,这文人好字,见得这一手好字,忍不住拖口而赞:“好字!”</p>

他拿起信封细细端详,连连赞叹,取出内藏信件,阅览起来。</p>

信中所写之事,正是当前朝堂局势,对方竟然将朝堂上的风波暗流一字一句,写的入木三分,不由心道:“究竟是哪位高人,竟有如此本事。”</p>

他细看下去,越看越是震撼,接下来的内容竟然是打压左相赵鼎的毒计,计策完全依照赵构的性格设定,只要赵鼎入瓮,轻则在朝中威信大减,重则将永远退出朝堂不受入用。</p>

他目光往右下落笔处看去,再度一震,落笔写着:“秦桧”二字。</p>

“竟然是他?”秦桧因建炎年间的卖国宣言而出名,张浚也听过他的名号,知道赵构曾经对他下达了永不录用的圣谕。</p>

越想越是茫然,张浚不知秦桧为何要修书助他,暗自细想,终为信中的计策打动,高声道:“来人最近的访客中可有秦桧?若有速将他带来!”!~!</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