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釜底抽薪(2 / 2)

加入书签

王安石是终于低下了他那傲气的头颅,“这回是我错了,以后新政的宣传,统统都交给你,我再也不指手画脚了。”</p>

这回他真是心悦诚服,两篇文章所引发的轰动,真是不可同日而语。</p>

他也想明白这其中的道理。</p>

你文章写得再好,人家保守派是不可能改变理念的,而最容易争取的,恰恰是民间那些百姓。</p>

而他那篇文章,显然是与百姓脱节了。</p>

王安石再执拗,面对如此巨大的差距,他也不得不认啊。</p>

张斐笑道:“王学士言重,其实也相差不大!”</p>

王安石忙问道:“那到底差多少?”</p>

他如今后悔万分。</p>

他这执拗的性格,也令他遭了不少罪。</p>

张斐轻描澹写道:“就差一个自然而然,不是很多。”</p>

“自然而然?”</p>

“对呀!我估计如今有不少人,都猜到这是我们故意所为。”张斐点点头道。</p>

王安石立刻明白过来,其实最好的宣传,当然是引导百姓自发去关注新法,若是先发生这事,百姓就会痛恨,就会期待新政改变这一切,到时再出新法,效果自然是更好。</p>

“唉...。”</p>

王安石很是遗憾地叹了口气,“你当时也不知道拦着我。”</p>

“我...。”</p>

张斐直接一口唾沫喷着他脸上。</p>

王安石挺不好意思瞧他一眼,赶紧转移话题道:“接下来该如何做?”</p>

张斐瞄了眼王安石,讪讪一笑,“对方都已经正式起诉制置二府条例司,但是王学士却并没有急着雇佣我打官司,王学士是不是本就不打算打这场官司?”</p>

王安石笑着反问道:“你认为我该接吗?”</p>

张斐摇摇头道:“我认为绝对不能接,且不论胜算,至少这官司能够拖上一两个月,甚至更久。”</p>

“聪明!”</p>

王安石笑着点点头:“他们的伎俩,我早已看穿,故此我根本就不会与他们打这官司,到时我会让人弹劾他们结党营私。”</p>

经此一事,他是更加信任张斐。</p>

这政治斗争果真是残酷啊!张斐暗自滴咕一句,又道:“若是如此的话,就等我发了第二篇文章再说。”</p>

王安石问道:“为何?”</p>

张斐道:“因为我这第二篇文章是揭露这贡品的利益输送。”</p>

王安石疑惑地看着他。</p>

张斐道:“我听闻谷寺事在朝中积极反对新法,也许到时王学士的弹劾会更有说服力。”</p>

王安石一听便明白过来,哈哈笑道:“妙哉!妙哉!此计甚妙。”</p>

嘴都笑得合不拢了。</p>

......</p>

仅隔一日,新一期新闻报新鲜出炉。</p>

标题名为《桃子不坏,苍蝇不爱》。</p>

在这附庸风雅的北宋,这标题着实是辣眼睛啊,但也引得大家的好奇。</p>

因为没有见过这种玩法啊!</p>

虽然这文章的风格,还是那市井之风。</p>

但比之上一篇,不少人对这一篇文章的评价,是稍稍有所提升的。</p>

虽然文笔还是那么简单粗暴,但是文章中巧妙的将坏了的桃子,隐喻为腐朽的贡奉制度,同时又将苍蝇隐喻为那些贪官污吏。</p>

这个比喻实在是太妙了。</p>

借着这个完美对应,文章中揭露整个贡奉体系中的利益输送。</p>

这令百姓看得真是气愤不已。</p>

大老远,穷尽差役的血汗,好不容易将这些贡品运送到东京,结果竟是要么是让它慢慢腐烂,要么就将快要坏的放在市场出售。</p>

哪怕我们不在意这是坏得,我们也愿意买,但这也是血亏,毕竟这运费得花多少人力物力啊!</p>

这是为哪般啊!</p>

就为了那几个贪官污吏的腰包?</p>

这回过头来,大家才想到,朝廷最近不是要变法么?</p>

好像就是针对这个问题。</p>

于是乎,王安石之前那篇文章,又重新回到百姓的视野。</p>

结合这问题一看,文章说得可真是太好了。</p>

有事实为证,百姓也立刻明白过来,无不为之叫好。</p>

那么问题来了。</p>

最近检察院不是起诉新法吗?</p>

这新法这么好,为什么他们要起诉呢?</p>

是什么人要起诉?</p>

这一套近乎完美的逻辑,直接就摆在百姓的面前,百姓是一悟就通,甚至还沾沾自喜,认为自己挺懂政治的。</p>

不用说了!</p>

就是那些贪官污吏要反对这新法。</p>

这不就是明摆着的吗?</p>

这还用想吗?</p>

然而,就在此时,御史谢景突然上了一道奏折,弹劾苏轼、范纯仁、刘述、李展、林旦、齐恢、谷济,等数名官员结党营私,以公谋私,排除异己。</p>

这一顶顶大帽子,扣得苏轼、范纯仁人都是懵的。</p>

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最近已经习惯用司法手段来解决问题,以至于忘记了政治的传统手段。</p>

只能说,你这老小子不讲武德啊!</p>

/131/131574/l</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