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名声远播(1 / 1)

加入书签

 “怎么样?是不是后悔了?”“没有,老公说的对,不管是人,钱,事还是物,是我们的,就是我们的,不是我们的,我们不能贪。”自从听完林琳说起读书的经历,美怡似乎又想通了很多。“这就对了,如果没错,这应该是最后的谁是接最后一棒的可怜虫。”“在这个位置,接最后一棒,那不是死定了?”“那当然。所以,在人们恐惧的时候,我们买进。在人们贪婪疯狂的时候,我们卖掉。在最绝望的时候入市,在最疯狂的时候离开,一定没有错。”“当然,说容易,要做到,却不容易。”“呵呵,在老公这里,一切都容易。”美怡对林琳,言听计从。“我可没有这么神奇,我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贪。因为不贪,就能躲过很多陷阱。”“光是这一点,要做到,就不容易。贪,是人的天性。能坚决克服这个天性和弱点的人,不是很聪明,就是很坚强。”跟着林琳,美怡也学到很多知识。9月13日,周二,林琳象往常一样,在门诊坐诊。今天的门诊,病人虽然多,但大多是复诊的病人,林琳看病的速度快了很多。到了上午十点多,一位走路不方便的病人,在他的女儿和儿子陪同下,走进来林琳的诊室。病人的女儿向林琳讲述她父亲的病情。三年多来,她父亲先是右下肢麻木,然后发展到右上肢,再然后发展到左下肢。麻木过后,便是无力,无力的发展,先是右下肢无力,接着左下肢无力。这样的病情走势,熟悉神经解剖的同行们一定知道,这是很典型的、肿物自脊髓外压迫脊髓的表现。首先受压迫的是脊髓靠外侧的结构,慢慢地,影响到脊髓内部的结构。病人症状的发展,体现的,正是这一特征。正是因为病情发展的这一特征,使得病人的诊断变得复杂化起来。神经内科的医生,无一例外地考虑脊髓压迫症。相应地,所有的检查都集中在脊髓,光是颈椎的磁共振检查,就做了好几次。奇怪的是,几次的颈椎磁共振检查,都提示脊髓正常,颈椎椎体和椎间盘正常。于是,病人的儿女们认为,这是中风。他们在家里给病人吃了安宫牛黄丸,也在当地给医生看过,据说也是按照中风进行治疗。可惜的是,病人的病情并没有好转。近半年来,病情进展迅速。林琳决定将原来就诊时的诊断抛开,重新进行病史的询问和体格检查。这样一来,林琳发现,病人有着另外一个特别的表现,也是病人乃至病人的家属一直没有提起过的一个表现。“你有没有感觉到自己说话和以前不一样?”林琳突然问了一句。林琳这突然一问,病人和他的儿女都感到一阵愕然。很快,病人反应过来了,说:“是的,特别是最近半年,我说话变得很不流利。”病人的女儿也接着说,病人的说话确实与以前不一样,但究竟怎么不一样,她无法用语言形容。其实,病人在说话时,那声音就像从喉咙中“迸发”而出,用医学专业术语来描述,称之为“爆破性语言”。这种性质的语言,很明确指向一个受损的部位:小脑。在随后的体格检查中,林琳发现,病人不仅仅有小脑受损的体征,还有锥体束受损的表现。此时此刻,林琳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诊断的疾病浮现出来。但是,林琳不敢大意,他开出了检查单,让病人的儿女带着病人去检查,并特别叮嘱他们,检查结果出来后,可以直接来找他,不必再挂号。医院的设备,远远跟不上病人增长的需求,像这样的检查,大多要隔天才能拿到结果。田医生看到是林院长开出的申请单,破例加快了速度。接近下班时,林琳拿到了病人脑部mri检查片。他将片放在读片灯上一看,心中的想法终于得到影像学的证实:冠状切面可以看到,病人的小脑萎缩很明显,脑桥和橄榄体也有萎缩。在矢状切面,可以看到脑桥有明显的“刀切征”。林琳最终为病人下了“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症”的诊断。在征求病人的儿女们的意见后,他们将病人带到诊室外等候,而林琳则慢慢地将这个疾病的诊断、症状特征和将来的结局告诉病人的儿女。“医生,这是不是遗传病?”病人的女儿突然问了一句,显然,她是有所指的。“对,这是遗传病,属于散发性遗传,并不一定每一代都出现。”林琳回答说。“我的大伯也是这种病,一直到死亡,都是按照中风进行治疗。”说完,他女儿从带来的一个大塑料袋子里拿出一大堆药物。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些药物都不是医院里能找到的,而是在外面民间很流行的各种治疗中风和营养脑的“药物”。林琳突然想起那位被骗的内科医生,他告诉病人的儿女,这些东西不能吃。将来,细心的照顾和护理,对病人而言,比吃这些不着边的“药物”更重要。林琳的诊断,从某种角度看,对病人和他的家人,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凡是总有正反两方面,现在,病人得到明确的诊断,对于病人的家属而言,他们再也不需要花“冤枉钱”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这未必是一件坏事。像这样的“疑难杂症”,无论是前世的林琳,还是重生后的林琳,都诊断出不少。有一些病人,甚至得到彻底的治愈也正是这一次又一次为病人解决疑难杂症,林琳的名声,在病人中,在病人家属中,在营州大地,散播开来。想找林琳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