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武与道(四)(1 / 2)

加入书签

 相比蛮厨子,老先生的高洁品性,简直胜出千万里远。【】而且蛮厨子捉摸不透,收他做徒弟似乎也是别有用心,而老先生想收徒的心,显然更见真诚和重视。</p>

“今天放你出来,本就是想让你看看这世道惨恶,而老子的武道,便是除恶务尽。”蛮厨子难得郑重道。</p>

白须老者则说:“以杀除恶,并不能改变人心,人心不变,世道就不会变。今天或许阻止了罪恶,却有更多的罪恶在同时发生,当你让更多的人改恶为善,才是读书人的大功德,才能真正让世道变得美好。谁对谁错,你要问问你自己的心。”</p>

谁对?谁错?</p>

让世道变得美好?</p>

刘恒沉下心去,扫除一切纷扰,静静沉思,想的是今天所见的一幕幕,蛮厨子的霸道和狠辣,老先生的感化和道理,这仿佛是道与武最真实的显现。</p>

“我更喜欢谁的做法?”</p>

这一自问,他突然醒悟,原来自己从开始就已经有了答案,“老先生,《秋水》一文上有句话,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老先生既然看的是人心,何不问问这些受难的百姓,或许他们有自己的答案。”</p>

我并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自己快不快乐?我不是这些大夏百姓,又怎么知道他们的心里是不是想宽恕罪孽?</p>

老先生若有所思,他也想看看人心自己的选择。</p>

大夏百姓们跪倒在地,突然被众人关注,他们受宠若惊,更是茫然无措,人人都紧张莫名。</p>

刘恒定定望向他们,“这些北胡人将要改过自新,乞求你们的原谅,如果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想要怎样的公平?”</p>

“公平?”</p>

大夏百姓们面面相觑,小心翼翼望向蛮厨子和老先生,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他们发话,似乎也在等待他们的回答,胆子渐渐大了起来。</p>

“真的有公平?”有个小孩试探着问道。</p>

刘恒看了看蛮厨子和老先生,肯定地回道:“真的。”</p>

小孩猛地抬头,望向那群北胡人,稚嫩的脸庞满是怒火,“如果真的有公平,我娘被他们摔死了,我要为我娘报仇!”</p>

这话仿佛是掉进油锅的火星,无数大夏百姓突然爆发了出来。</p>

“这些北胡狗,杀了人又求别人原谅,是不是我杀了他们的父母,他们也会原谅我?”</p>

“我唯一的孩子被他们砍了头,断子绝孙,让我怎么原谅?”</p>

“我娘子被他们脱光了衣服,玩虐致死,我要血债血偿!”</p>

“相公被马踏死,他们那种笑我一辈子都忘不记,我恨不得撕碎他们的脸,吃他们的肉!”</p>

“报不了仇,人被他们白杀了,还哪来的公平?”</p>

群情激愤,唾骂声和痛哭声如洪水般,要将北胡人淹没,他们脸色越来越苍白,越来越害怕。</p>

“公平?人心?”眼前这一幕让老先生愣怔。解救了近千百姓的性命,也让这些北胡人重生良知,他本以为在做善事,可他没想到百姓们并没觉得庆幸,竟然如此委屈。这样的人心,显然和他所想的大不一样,不禁让他陷入了深深的思索。</p>

蛮厨子得意非凡,老先生身后的学生顿时不乐意了,“这些人怎么这样,竟然不懂得以德报怨!”</p>

“先生有什么错,要不是先生出手,他们早就全被杀了,还贪心报仇,真不该救他们!”</p>

“如果没有先生在,他们怎么敢这么说话?”</p>

“人人如此,不明大义,世道早已崩塌。”</p>

听到他们说话,大夏百姓的声讨戛然而止,纷纷低下头去,磕头不止。</p>

“被老先生救了性命,包括我也心怀感激,但和北胡人的罪孽并不能混为一谈。”刘恒深深做礼,轻声道:“我并不觉得老先生有错,相反,我敬重老先生的所追求的境界,美好而高远,人人都希望那样没有罪孽的世道到来。”</p>

“老先生是大人物,您所为的是天下,亿万百姓。而我和他们一样,都是这浑浊大世里不值一提的普通人,我们没有高洁的品行,或许很自私,只能看到眼前和自己。我只知道,如果错事没有惩罚,不能血债血偿,就没有公平可言!”</p>

“我只知道,让我们为了所谓大义,为了天下美好而以德报怨,我做不到!”</p>

他抽出背后剔骨刀,郎喝声间,同样手起刀落,斩下了眼前北胡人的头颅。鲜血迸溅,他面不改色,这算是他第一自己动手杀人,却并不觉得不忍,反而微微激动,只觉得心念通达,格外痛快。</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