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京口冷遇(2 / 2)

加入书签

“收支之事向由毛别驾打理,卢侍郎不妨与毛别驾商议,听他安排就是。”王恭淡然道。

卢壮冲着对面而坐的别驾毛保拱手道:“还望毛别驾多多赐教。”

毛保满面春风地道:“卢侍郎客气了,你是度支侍郎,掌管天下财赋,比起愚可是强太多,有卢侍郎相帮,想来愚可以轻松许多。”

心中却明白,恐怕这位卢侍郎顶多能发发官俸、催催垦荒,一钱进出也不会经由他手。

王恭看着杨安玄等人,道:“尔等职司听从贺治中安排。”治中贺盛,会稽山阴人,三国孙吴名将贺齐之后。

略坐片刻,王恭便推说身体不适,起身离开。

主人都走了,酒焉能成欢,卢壮愤然起身,甩袖离开,杨安玄等人说了声劳乏,起身跟着他离开。

一众八人来到卢壮的住处,卢壮阴沉着脸坐在正中,沉吟半晌涩声道:“诸位,京口的情形大家都看到了,王刺史这是视吾等为眼中钉。”

有人愤声道:“王刺史如此冷遇,卢侍郎要替吾等向会稽王申诉,让大王痛责王刺史。”

卢壮默不作声,他有机会参加过朝议,见过王恭在朝堂上厉声指责会稽王。来前会稽王交待的清楚,让他沟通内外,自己这些人刚来京口就向大王告状,会稽王会以为自己不能任事。

思忖了半天,卢壮冷声吩咐道:“各安其所吧。暂且先听从安排,待熟习事务后,再做计较。”

杨安玄与刘衷回到自己的住处,屋内总算生起了炭火,换了新被褥,看来卢壮发作一回还是有点作用。

刘衷倒在自己的榻上,叹道:“日子不好过,且先混着吧。”

杨安玄笑道:“刘兄担心什么,你家族在北府军认识不少将领,大可找他们去,若是有机会可转入北府军中任职。”

刘衷有些意动,道:“家中有意让愚做个文官,其实愚还是喜欢骑马射箭打仗。”

第二天,几人相约来到贺盛的官廨,官廨前的小吏婉言笑道:“贺治中正在处理公务,发下话来请几位先到旁边喝茶等候。”

足足坐了小半个时辰,杯中茶水早冷,有人愤然起身离去,只剩下四人仍在等候。

杨安玄拉住刘衷,除了他俩外还有侍御史王琨、殿中监何邵耐着性子在饮凉茶。

见杨安玄打量自己,王琨笑道:“杨侍读,都说你任侠冲动,愚还以为你会先走。”

除了刘衷,杨安玄摸不清同行几人的底细,猜想多半都是会稽王的亲信,明面上是卢壮为首,说不定暗中主持的是在座的两人。

杨安玄拱手笑道:“王御史,杨某少不更事,深恐误了会稽王的交待,何妨多坐坐。”

王琨点点头,没有再作声。

约摸再过了片刻钟,贺盛满面歉容地出现,拱手道:“各位,对不住。实在是刺史大人交待了几件要务,不得不赶紧处理,让各位久等了,恕罪恕罪。”

见屋中只剩下四人,贺盛也不多问,笑道:“昨日王刺史交待让愚安排各位的职司,不知各位自己有何想法?”

王琨率先道:“愚在京中任过令史、太子洗马,现任是侍御史,请贺治中酌情安排就是。”

贺盛沉吟片刻道:“王御史原是御史,熟知朝庭法制,便在法曹任差如何?”

王琨点头答应,接着贺盛又安排何邵田曹任事。

目光望向杨安玄,贺盛笑着拱手道:“愚早就想一见‘杨小窗’了,都说杨公子年少英俊,果然如此。”

谈笑了几句,贺盛问杨安玄有何想法,杨安玄昨夜与刘衷议论过,知道京口江面上常有盗贼在长江沿线出没,威胁往来官船、商船以及渔船安全,偶尔还会上岸劫掠村庄,影响很坏。

当年孙吴名将甘宁被人称为“锦帆贼”,便是常年在长江之上做些打家劫船的勾当。朝庭设都水从事掌水利之事,其中就有缉盗的职司。

水上缉盗是苦差,稍有差池便性命难保,没人愿意担任该职司。

贺盛听杨安玄有意缉水贼,心中大喜,拈着胡须道:“恰巧都水缉贼使空缺,只是缉贼使不过七品官阶,若杨侍读不介意以大居小的话,本官禀明刺史后,便有劳杨侍读兼任。”

刘衷不待贺盛发问,径直道:“愚便跟随杨侍读一起到都水衙门任职吧。”

贺盛起身道:“既然诸位选定,便随本官前去见过刺史大人,请他示下吧。”

杨安玄四人跟着贺盛前往大堂,贺盛没有提及其他四人,卢壮自有安排,至于其他三人估计要不闲着,要不就打道回府吧。

王恭在大堂理事,听贺盛通禀了四人选中的职司,点点头,勉励了几句,便挥手让人带他们前去任职。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