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悬赏募兵(2 / 2)

加入书签

“另外,愚自掏腰包拿出四十金,分别奖给凫水、操舟、射箭、比武夺魁之人。”

重赏果然让人心动,话语一出,便是周由也眼中闪光,跃跃欲试。

杨安玄看着周由笑道:“巡江监的弟兄亦可参与夺魁赛,周校尉有意亦可参加。”

刘衷劝道:“安玄,此举恐怕不妥,易惹人物议。”

杨安玄明白刘衷的担心,哈哈笑道:“当年陶桓公也曾散财募军,先贤在前,小子躬行于后,何惧流言。”

话语略顿,杨安玄又道:“愚有意每年年末之时大比武,夺魁得官受赏,激励军心。”

略作沉吟,杨安玄道:“不过刘兄提醒得好,私掏腰包之事可一不可再,巡江监初创,公帐上没有钱财,待来年公帐有钱,此赏便由公帐中出。”

刘衷感叹道:“如此一来,便无漏洞,安玄思之详备矣。”

周由感触很深,点头赞道:“杨将军出于公心,仗义输财,让人佩服,未将能在将军麾下,实是幸事。”

此话出于真心,周由第一次对巡江监有了认同感,跟着杨将军比起在左卫军中混日子有意思多了。

有了杨安玄的重赏,刘衷对接下来的招募充满信心,笑道:“明日愚便让余宜派人把悬赏募军的告示贴出去,估计届时前来报名的人会挤破营帐。”

杨安玄道:“今天是十二月初二,你让人在京口张贴布告,估计传扬开去需要一段时日,便在初十开始登记募兵人数,十五日开始甄选。”

刘衷满是憧憬地道:“若是应募的人太多,岂不要选到年后去。加上营中的弟兄们也可参加夺魁,这抢夺魁首的人数估计会近千。”

杨安玄想了想道:“凫水、操舟、射箭、比武四项夺魁,一人最多只许参加两项。营中的弟兄可先行比试,每项角出前十参赛便是,此事便交与周校尉负责。”

周由大声应诺。

杨安玄想起这几日看到的弊端,叮嘱道:“周校尉,都是军中袍泽,要一碗水端平,让有才能的人出赛,莫让新募之人看轻老人。”

周由确实存了几分相助亲信的心思,被杨安玄点破,沉声道:“将军放心,愚不会徇私。”

…………

十二月初三,辰正,东城城门处。

冬日暖阳懒洋洋地照在大地,让那些倚在城根处等活计的汉子多了几分活力,七嘴八舌地谈笑着。

许靖带了两名兵丁拿了榜文贴在告示牌上,立时围上一群闲汉看热闹。

“上面写什么呢?”

“是不是抓江洋大盗,怎么不见画人像。”

“去去去,一群睁眼瞎,这是巡江监募兵的公告。”

等榜文贴好,许靖正了正头上的帻巾,清了清嗓子高声喊道:“众位父老乡亲,朝庭在依河镇新成立了巡江监,给了五百吃粮当兵的额。”

人群立时议论开来,“仆家就在依河镇,确实多了个巡江监,每天天不亮就操练,吵得人睡不着。”

“这年头有口饭吃,谁去当兵吃粮,又苦又累,还受欺负。”

许靖没有照榜文念,他知道那文绉绉的词没几个人听得懂。

听人群中有人高喊,“官爷,募兵都给多少粮饷。”

许靖提高嗓音道:“普通军兵月饷两石,伍长二石二斗,什长二石半,队长三石,屯长四石,每两年有夏冬衣服一套。”

“仆这段时间找不到活,索性当兵去。官爷,到哪报名?”

“各位别急”,许靖笑道:“愚把榜文给诸位解说一番,诸位再决定是不是去应征。此次募兵只选一百四十人……”

不到午时,整个京口城传遍了依河镇巡江监重金募兵之事,能夺得凫水、操舟、射箭、比武的魁首赏金十两。

十两金,足以让普通人家安稳地过上四五年好日子,前往依河镇的官道上,出现了不少前去募征的汉子。

…………

治中贺盛拿了抄来的榜文,急匆匆地走上大堂来见王刺史。

把榜文递给王恭,贺盛道:“明公,你看此事该如何处置?现在整个京口城都轰动了,是不是下文让杨安玄不要胡闹。”

王恭看到榜文末尾写着募兵词:男儿何不持利戈,安国兴邦觅封侯,捋须笑道:“这个杨安玄诗词堪称一绝,读此句便连老夫亦有投笔从戎之意。”

贺盛苦笑道:“明公,杨安玄私掏腰包用于募军,于制不合,朝庭追究起来恐怕明公也要落个不加制止的的罪过。”

王恭将榜文放回案上,手指敲了敲,道:“巡江监是朝庭五兵部所属,老夫是青衮刺史,不能越俎代庖。况且杨安玄并无大错,捐财募兵有过先例,且看看再说。”

贺盛施了一礼,准备转身离开。

王恭叫住他道:“子綝,巡江监比试夺魁之日你跟老夫说一声,老夫若得暇也想前去看看。”



7017k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