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无畏舰(1 / 2)
就当大厅中人谈得正酣之时,一阵略显无序的脚步声打破了晚会的安乐气氛。
三位进来的使者对那些略带鄙视的目光丝毫不予理会,自顾自的游走在那些挤挤撞撞对自己不屑一顾的人群当中,他们为三个小团体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朝鲜爆发起义。
听到这一消息,三个小团体的反应都不尽相同。
一次起义而已,洋人们仅仅是略带惊讶。张之洞表情凝重,他本能的的意识到也许大清也要卷入这片战争泥潭里无法自拔。至于罗凯呢,他面无表情但心里却暗暗高兴,该来的终究要来。
朝鲜农民战争的爆发可以说是必然结果。
外部由于清政fǔ通过洋务运动达到了一定的富国强兵的效果实力仍存,清法战争之后列强逐渐把侵略的目标转移到实力更弱的朝鲜,列朝鲜成为了角逐场所。朝鲜的大米、大豆、棉huā等廉价的农产品被投机商廉价收购,然后转运到日本高价出售。掠夺性的贸易使得朝鲜粮食奇缺物价飞涨,富了外国商人害苦了朝鲜人民,朝鲜人民的生活开始陷入极端困苦的境地。
内部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朝鲜封建地主阶级却没有吸取在19世纪中叶清王朝和日本在与西方列强战争中被击败并被羞辱的教训,依旧横征暴敛,不思进取,致使人民生活日益贫苦,不得不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朝鲜有一首广为流传的歌谣“金樽美酒千人血,yù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正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
在内外的双重压迫下,当基本的生活条件都无法得到满足之时,朝鲜人民终于爆发了。正如当时俄国驻华公使向沙皇预报的那样,“全朝鲜陷于沉重而日益增长的jī愤情绪已有相当时日,这种jī愤情绪极易转变为公开的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起义就像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惩办贪官污吏、斥倭斥洋”的口号很好地迎合了在贫苦的农民的斗争需要,从而使得起义军的规模空前盛大,仅仅五个月起义就已席卷了朝鲜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起义军很快的就拥有十多万武装力量了。
既然腐朽的朝鲜政fǔ武力镇压起义,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外援了,作为宗主国的大清帝国自然当仁不让的要出兵援朝。
而狼子野心的日本早已等待多时,总理伊藤博文认为发动战争的时机已至,向清廷表示“贵政fǔ何不速代韩戡?我政fǔ必无他意”,yòu使清政fǔ出兵朝鲜。
清政fǔ没有识破这是日本的yīn谋,于是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精锐2500人于6月6日在朝鲜牙山登陆,进入朝鲜镇压起义,并根据5年《中日天津条约》通知日本,日本随即出兵。
这样,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yù出的近代国家,以朝鲜农民起义为导火索,两国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1893年,22岁的罗凯渴望去朝鲜,渴望去那里取得前所未有之功勋,如果不是有湖北巡抚一职在身,他早就动身了。
匆匆从晚会中归来,罗凯一头埋进了巡抚衙门里的一间密室之中,一晚上三台无线电发报机几乎就没有停过。无形的电bō承载着足以改变历史的指令传向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台海岛。
早在三年前,罗凯就开始着手研究朝鲜的情况。朝鲜这个地区,一直被以闵妃外戚集团为首的实际统治者所统治。这个集团贪污**,奢靡无度,对外软弱求全,对内骄奢yin逸,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光靠国内力量已经无法调节。闵妃集团引狼入室镇压起义是肯定的,问题就是最终谁可以成为最后的受益者。
甲午战争爆发,日薄西山的清廷必然会被日本所击败,而列强又都选择了坐山观虎斗,所以最后的受益者只能是日本,当然前提是自己没有出兵干预。
如果自己率领部队介入这场战争,不知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罗凯一直烦恼的一个问题。
好在时间还算充裕,就算自己要介入甲午战争,也要等到北洋水师大败,才好作为救世主向清廷申请调任。等到最后关头面临割地赔款的屈辱,有一支舰队在手罗凯不怕清廷不妥协,到时候自己就算重新要回台海总督的职位清廷也不得不放虎归山。
从一开始,解放朝鲜逆转甲午中日战争的的伟大壮举就使得罗凯心中的名族感情油然而生,尽管这个过程后来由于野心的驱使而受到影响,但是罗凯心中的那个结果却始终没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