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意外的收获(1 / 2)

加入书签

 侯岳在马邑见到了一个人,执失思力。

这时候,侯岳才知道,皇上是要派他出使颉利大营同颉利议和,并商定突厥岁岁朝贡的事情,当然也仍要宣扬一番大国的仁德武功。

此刻,侯同学有一种身在局中的不确定,就他所知,颉利最终的结局是被俘虏了,而整个东突厥也灰飞烟灭,也就是说,事实上,李二并没有接受颉利的归附,那么,如今自己成为特使又是何意呢?

尽管侯岳对此次出使心怀疑虑,但事情紧急,并没有留给侯岳多少思考的时间。到了马邑,侯岳就由侍卫护送着,前往白道同李靖会合,他还带了皇上的圣旨,圣旨要指明要李靖派人护送侯岳去突厥大营。

出了定襄,一路直朝阴山北的白道,朔风刮在脸上,不是一般的冷,而做为一个特使,则必须要有特使的礼仪,所以侯岳尽管冷,他还得正正的坐在马上,这时的他,心里十分的庆幸,还好小淘有先见之明,在他的行装里塞了一件自制的羽绒背心,平日侯岳是不太穿这背心的,实在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布料不成啊,那羽绒背心穿身上,等脱下来,那身上准粘了许多羽绒,那顽固的,能一直钻到你的内衣里,刺的人浑身发痒。

这会儿,侯岳自然顾不得那么多了,先暖和了再说。

同时也让侯岳无比怀念后世的棉花,这个时代也有棉,可这棉不是从棉花里来的,而是从木棉里提取的纤维,那保暖和舒适的程度可比不过棉花,可问题是,侯岳找了这么多年,也没找到棉花种,记得史书上记载,这个时候,高昌有棉花,所以,两夫妻常常感叹,要想穿真正的棉衣,说不得,还得等到侯君集打下高昌。

一路,侯岳就这么胡思乱想着,几天后终于到达了白道。李靖接了圣旨。自然立刻去安排护送的人马。

可李靖心里却同样嘀咕了,这眼看就要大功告成了,而突厥的示弱显然是不怀好意的,是为了以后卷土重来,皇上怎么就轻信了呢,此时若要撤兵,李靖是十分不甘愿的。不止他不甘愿,这十几万的将士也不甘愿。

“侯老弟,此番颉利虽败,但其在漠北还有相当大的力量,如果议和成功,颉利成功退往漠北,则异日必成大患哪,皇上是不是还有其他的话要交待啊?”李靖道。李家跟侯家多年的交情,此刻,李靖在侯岳面前也没有什么藏着掖着。

“我这次是直接从柳城到马邑的,并没有见到皇上,是唐俭唐大人传的旨意,对于皇上的心思我也是琢磨不透啊,按说皇上没理由放过颉利的。”侯岳道。

一路来,侯岳其实也琢磨出点东西的,以他对李二的了解,以及后来的历史事实,李二绝对没有放过颉利之心,那么此刻派自己和谈,其目的最大的可能是拖住颉利,麻痹颉利,几场大败,颉利此刻必然是惊弓之鸟,如果唐拒绝和谈,颉利便会孤注一掷,这茫茫草原大漠,真让他逃掉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李二此刻很可能施的是缓兵之计。

再加上,李二给李靖的圣旨中,对于撤兵或暂时休兵之事只字未提,这里面就意味深长了,即未提撤兵又未提暂时休兵,那按原来的旨意,那岂不是该怎么打还怎么打。

一想到这里,侯岳老同学就有一种悲催的感觉,若真如他琢磨的,那他这回去跟颉利和谈,岂不是去当炮灰!侯同学的心肝开始猛抽了。

于是这一晚,侯岳展转反侧,未能成眠,他现在很想能穿回去,在百度上查查,那个被自己顶了出使差事的幸运儿有没有成为炮灰阵亡呢?

当然,一切只是想想。

第二天一早,侯岳就要准备出发,李靖很够意思,这次派了的侯老四那支前锋队来护送他。

对于侯老四的事情,李靖昨天也在侯岳面前很是夸奖了一番,侯岳自然是要谦虚一番,只说侯老四是撞大运,真本事还差一把火,还要李靖多多教导提携。

在侯岳的心里,最重要的是下来的吐谷浑之战,因为这一战正是侯君集的崛起之战,李二对于侯君集是没话说的,在李二看来,侯君集算得上是发小,这一战,是李靖带着侯君集,后来,李靖告病后,李二又命李靖教导侯君集兵法,可以说,李二是拿侯君集当李靖的接班人在陪养,只可惜最后的结局却世事难料。

侯岳也没有太高的想法,不一定要侯老四全面取代侯君集,只想着侯老四若能同侯君集平分秋色,能制肘一下侯君集,止住侯君集越走越远的路才好。

皇上命令是必须执行的,李靖昨晚也是一个晚上没睡好,目前是灭东突厥最好的时机,怎么能让这个机会从眼睛溜走。

所以,送侯岳的一路上,李靖都有此魂不守舍,他还在琢磨着圣意。

“李将军,我听说过一句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似乎皇上并没有提到撤兵之事。”侯岳说着,就朝李靖一拱手,然后在侯老四和侯孝远的护卫下,奔向铁山。

心里直叹,他还得为自个儿的小命打算,看着身边并骑的侯老四和侯孝远,以及小十八,以及雄纠纠气昂昂的前锋队,有这些人保护着,到时,颉利自顾不暇,怕是奈何不得自己吧,于是侯岳又开始得陇望蜀,说不准,还能火中最栗一把。

几天后,侯岳到达了铁山颉利帐的驻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