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章 徐娘与花魁(上)(2 / 2)

加入书签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伏牛山没有飞升的神仙,但在象州甚至西北西南香客、信众的眼里,山上住着的就是神仙。

伏牛山不高,也不是一座山,是连绵近百里、聚集十余座大小峰头的山脉。它名动天下在于奇秀,秀甲西北天南,一年之中有半年时间里整座伏牛山若隐若现藏于云雾之中,一眼望去立马给人一种“此山有仙”的即视感,用孙重癸的话说相当有卖相。

再者,伏牛山地处西北偏南,千年以降无论西北或西南,烽烟不断。伏牛山方圆百里却一直免于战火,百姓安居乐业,以致伏牛山所在的青锋县人口稠密,不断有外地人挤破脑袋想要搬迁过来。

三则有仙则名,伏牛山流云观作为道家弈天宗祖庭,虽说不上人才辈出,但绝对是道家一股不可轻忽的势力。南龙虎、北伏牛,中间一座齐云山,号称中土道家三大名山。七十年前,弈天宗曾出了一剑搬山的牛人柯白猿,至今在山上仍被当做亚祖般供奉。

只是时间太久远,杨临安不敢相信有那么牛逼的存在。况且孙重癸说了,伏牛山没有证道飞升的天人。

因为弈天宗,伏牛山大小六峰共有道观十余座,常年香火鼎盛。这十余座道观中真正属于弈天宗不过三座而已。其余都是数十年来陆续建起来,沾染弈天宗香火的旁门小宗。

弈天宗相当厚道,对此不闻不问,只要那些道观不作伤天害理、坑蒙拐骗的勾当就成,乐得他们在此安营扎寨,开荒受供。

懂事以来,杨临安几乎在象州长大,对伏牛山不可能不知道,传闻也听了不少,可终究是传闻。

他从未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来伏牛山不烧香不拜神,而是修道。

把马儿留在山脚,交给一户租种流云观田地的农户照看,两人拾阶而上,山路不算太平,也不算太难走。风景确实不赖,天色近黄昏,一路上碰到几拨下山的游客香客,一个个满脸疲累和满足。

杨临安抬头望向大片快到山顶若隐若现的飞檐建物,看似不远,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却仍旧似在眼前。女香客倒是遇见好几拨,都是下山。弈天宗人半个影子没碰到,掌教真人回山了,漂亮的徒子徒孙不来迎接?

流云观在伏牛山主峰公主坟上,实则并不建在公主坟的最顶峰,是接近峰顶的一块开阔平地上。也不知是哪家的公主葬这么远这么高?风水景色倒不错,就是孤独了些。

终于登顶了,看着眼前重重叠叠的建筑,杨临安依稀记起六岁那年第一次到伏牛山的情景。那会儿杨逢春入主象州不久,他和大哥一路坐吴青梅的肩膀上山。吴叔去了象州最西的白虎城,有些日子没见到了。

夕阳西下,金色余晖照耀下,古朴端庄、飞檐流瀑的流云观跃入眼帘,首先是观前一座长宽阔达数十丈的青石广场。

广场空旷幽静,不见半个人影。颇具规模的主殿太清宫大门双开,隐约透出人声。

杨临安很失望,掌教回山居然悄摸无声,连个接驾的人都没有。这掌教混的不咋样啊。道长,你的徒子徒孙呢?

跨过太清宫尺余高的门槛,终于有人发现掌教回来了。

两个正在打扫的小道童看到孙重癸,停下手中的活,单手作揖道:“掌教太师公回来啦!”

孙重癸笑着颔首,“我不在山上这些天,清心清松可曾偷懒?”

左首的清心摇头道:“可不敢,冲虚师叔每天都敦促我们呢。”说时眼睛偷偷打量站在一旁的杨临安。

清心清松年龄都在十四五岁的样子,面对孙重癸恬淡自然,没有半点拍马逢迎的神情和举动。

杨临安也在看他们。哈!太师公,那以后不是要叫我小师公?

孙重癸径直穿过太清宫。

杨临安老老实实跟在后面,“道长?”

“嗯?……何事?”

“流云观真大啊!”杨临安突然发现有些话心里想想可以,不太方便说出来。

孙重癸温言道:“六百多年了,穷尽十数代弈天宗人心血,才有了今日的规模。可道观再大终也不过是吃喝拉撒、烧香拜神的所在,说明不了什么。”

除了清心清松,没见几个人呐,这哪儿像是天下道门三宗之一。别说师姐师妹,就是师兄弟、徒子徒孙也没见几人,还是两个嘴上没m的。“师兄师弟们呢?弈天宗人丁不旺啊。”

孙重癸失笑道:“山不在高人不在多,无论佛门还是道家,都不宜人丁过于兴旺,都跑去当和尚道士,人伦香火谁来继承?弈天宗弟子也确实不多,这会儿正好是用膳时间。”

杨临安点头道:“倒也是,世人若都遁入空门,跑山上来受供坐吃,田谁来种,仗谁去打?菩萨谁来孝敬?”

孙重癸淡然道:“菩萨不需要孝敬,要吃要喝的是我们这些山上的人。好在山下我们还有些田地,自给自足也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