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1 / 2)
卫宁眉头微微耸动,郭嘉的推断合情合理,而对于袁绍帐下各个谋士之间水火不容的关系更是推敲的七七八八,惊讶之中,卫宁却终于放下了心来。
只要袁绍暂时不会进攻,那么他接下来真正要部署的战场便也将要拉开了。
时正值六月,夏日当空,有了卫凯,司马朗主政,河东渐渐恢复了不少元气。从各地而来河东的流民,初步统计便有接近二十万人,初时,确是让河东上下颇为有些焦头烂额,流民的数量庞大,必然带来许多负面的东西,盗窃,抢夺等犯罪行为也自然随着饥饿而蔓延开来。
好在河东存粮不菲,虽大小战事无数,劫掠了冀南四郡,加上自身的底蕴,余量依旧还算颇为丰富。相对流民居无定所,而大多数人没有土地可以劳作耕耘,游手好闲必然引发事端。卫凯主政,以劳作换粮食,以兵役换户籍,却是很妥善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河东才经大战,修补城墙,挖深城河,开拓道路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以粮食来做交换,既能拴住流民不会因为无所事事而滋事生非,又能加速恢复河东建设,一举两得。
二十万流民,从中又挑选出七八千精壮填补兵役,补防大战损失的部队人马。每日加紧操练,要成军战力,也是不久的事情。这些百姓大半来自雍州,兖州,抛却南面吕曹大战,战争迫使百姓北迁是逼不得已,可雍州分明没有战事,却依旧有大批百姓被迫逃难河东,可见李催郭汜在长安的暴政依旧不弱于董卓了。
得人心者得天下,卫宁现在站在高处。更能明白其中的意味。乱世之中,最值钱的无疑是人口,源源不断的兵源便是从治下子民中挑选出来,李催郭汜残暴不仁,比之董卓犹有过之,好歹董卓西迁还晓得将洛阳百姓也一并带走,李催郭汜这等鼠目寸光,却硬生生将治下百姓给逼回关东。
毫无疑问,他们这群跳梁小丑道路的尽头并不会太遥远。
卫宁在等待。等待确立了袁绍按兵不动。确立了刘备至少拥有最基本的保障手段。确等河东兵马战力恢复到昔日的雄威。大军西进。将一并将昔日杨奉折戟地战场划为治下的土地!
已经将鲜卑人所击败,边疆六郡常年屯扎的兵马,终于可以到了用武之地!
而现在卫宁手中所掌握的兵马,细细一算,有徐荣投降的三万西凉旧部,有并州五万大战余还的边军。还有河东原本残留的四万兵马。加上边军填补编制,即便卫宁有意削减,也依旧还有五万新军。如此一算,卫宁手中赫然便掌握了十五万可用之兵。
倘若不是河东经过了卫氏兄弟不停的挖掘开垦,倘若不是一直以来河东都是流民首选的不二之地,而并州土地广袤,地多人少。如此庞大地兵力。卫宁掌握地两郡一州,还真是负担不过来。
比起当初。与鲜卑人之间地战争白热化,而后又经过曹操入侵河东地情况不同,袁绍早一刻与公孙瓒分出胜负,便是早一刻威胁到河东乃至于并州的安危,时已至此,卫宁如今却已经有了足够和袁绍叫板的本钱。
若是正面冲突,现在的河东集团也有足够的实力和他硬碰硬的来一场正面决战,但结果却必然是两败俱伤,也是卫宁决然不会愿意看到地事情。何况现在战略重心是避强而取弱,先定关中,再逐鹿中原的既定策略,首先需要谨慎小心的,便是避免两头作战。
这才有了刘备这个缓冲,也有了接济曹操,使他继续和吕布死磕,两虎相争的布局。即便现在的刘备孱弱如同婴儿,但邺城本身便有丰富的资源摆在那,只要袁绍暂时不会南下,那么刘备就有理由拉扯一支数万兵马的新军出来,届时卫宁只需要稍微投放一点援兵,就足够挡住袁绍一两个月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