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一个读者的理解(2 / 2)
“是吗?!”我有点惊讶,更觉得欣喜,几乎是下意识地反问道。
“有摩托车嘛。我觉得写得挺好的。”
“谢谢。一个您这样的女读者,胜过一百个不管什么样的男读者。”我想到书中的一些直露的描写,有点不好意思起来,“如果以后有人问我,是哪个时间点或者哪一件事让我觉得有人认识我了,我一定说此时此刻。”
“您的英语怎么样,我看您小说里不时有些英文单词、句子。”
“惭愧,我当梗或成语用,一是增加点趣味,再一个有些东西翻译了就不准确了。我觉得,对于母语,要想做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就已经难乎其难了。对于外语,我们更多是欣赏——其实也没那功夫,看文言文都闲慢,看英语就更费劲了;至于使用,也更多是俗语而不是雅言。”
“我们说话的时候,一半汉语的俗语,一半英语的俗语,负负得正,俗俗得雅。”她笑着自我调侃。
“您别误会,我指的是文字。语言不同,说话本来就讲究个生动活泼。再说了,这也分人,您用肯定都特雅。”
“我喜欢他们刚认识的时候‘我’说的那句话:还是用和气的‘你’代替客气的‘您’吧。化用的普希金的诗,是吧?”
“您……你圣明,那傻姑娘怕是一直都不知道它的出处。”
“她真是个好姑娘。”
“是。都是‘我’不好。”
“我有个问题,书中两人共有三次相遇,是不是过于巧合,或者说巧合的次数有点多?”
“其实,一次遇见是不算数的,茫茫人海中的擦肩而过罢了。两次相遇也是很常见的事,上学或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是两点一线、朝九晚五,如果发生过一次,它就有很大概率发生第二次。三次嘛,在故事里叫‘无巧不成书’,在现实中叫缘分。”
“这是一种可能。我觉得另外还有两种可能:一个是,这三次遇见的不是同一个人,后来的故事是一场美丽的误会;另一个是,这三次遇见中有的是想象的。”
“按照文本细读的观点,作品中呈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就是什么。作者事前的设想和事后的阐释,都不重要。或者说,它不比一个读者的理解更重要。”
“你真的在东二环上见过一个骑摩托车的姑娘吗?”
“看来,用第一人称写作,确实可以让故事显得更真实,也更容易让人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虽然从生活中提取人物是作家的普遍做法,但是——”
“你真的在东二环上见过一个骑摩托车的姑娘吗?”
“是啊。”
“两次?”
“是啊。”
“你真的认识她吗?”
(全书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