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政变之前(2 / 2)

加入书签

这又把恭王问住了!一时想不起前例可援,便迟疑着说:“这怕很难!顾命大臣面承谕旨,处理政务,罢黜的上谕,耍从他们手里出去,如果截住了不肯,那就麻烦了。”

“照你这一说。抗命违旨,不成了叛逆了吗?”

恭王默然。她的话是不错,但处置叛逆,不是件简单的事,所以这两个字最好不要轻易出口。他认为西太后不过帮着大行皇帝看了几天章奏,所知有限,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她冒失,自己不能跟着她冒失,因而出以保留的态度。

但是,西太后决不会因为他保留,也跟着保留:“六爷!”她故意反逼一句:“这儿没有外人,有话你尽管说。也许我们姊妹俩有见不到的地方,你一定的说给我们。”

“对了!”东太后也微微笑了一下“六爷,外面的事。我们不大明白,你要不说,我们不糊涂一辈子吗?”

“两位太后言重了!”恭亲王到有些惶恐了,“即蒙垂谕,臣有句话不能不说,“叛逆,二字,谁也当不起!若无叛逆的实迹,而且有处置叛逆的布置,还请包容为是!”

西太后对恭亲王说话的口气相当赞赏:“不错!不错!六爷真是见得深、看得透。不过,还是那话,如果真有其事,可又怎么处置啊?”

到了这个地步。恭亲王也知道自己若再不表明态度,只怕连两宫太后也都得罪了,本来肃顺和自己就有心病,现在万一再得罪两宫太后,自己的好日子真的要到头了,当下咬了咬牙冒着危险说道:

“以臣看,只有一个办法,召集亲贵重臣,申明旨意,而且预先得有布置,让那些人非就范不可!”

两宫太后互相看了一眼,一齐露出满意笑容:“六爷,这事我看就交给你去办理如何?”

恭亲王心里“扑通、扑通”乱跳,这事要是成了,自己就是两宫太后眼里最大的功臣。可要是失败了,那自己又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恭亲王这个时候忽然想到了一句话:“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自己总得有个选择了!

忽然起身跪到在了地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容臣直言,臣现在心里想着的只有四个字,孤掌难鸣!”

两宫太后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恭亲王,恭亲王到了这个时候,也再也没有任何保留:“要想成了这件事情,非得有帮手才行。

眼下京里到处都是肃顺的人,决然无法动手,臣心里想着,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不妨暂且忍耐一下,容臣慢慢调度。

臣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人选,这人就是康雪烛,若是他和新军在此,太后,臣就有了九成取胜把握,只是如何最快度把康雪烛调了回来臣还没有想好”删赞“奠酒”然后皇帝领导二。一次大声举奠权到此已成尾声,下面就只剩下“焚燎”一个节目了。

九万纸钱烧完,也得有一会工夫,就在火光熊熊之中,照见宫门外一条颀长的白影子,直扑了进来。一路踉跄奔趋,一路泪下如雨,正咸丰皇帝的弟弟恭亲王。

这时,他也想不起什么叫失仪了,顾不得擅闯朝班,也顾不得。见皇帝,奔上丹陛,踏入殿门。门槛太高,走得太急,一绊跌入殿内,就此扑倒,放声大哭!

事出突然,把皇帝搞的手足无措,也不仅是小皇帝,所有御前的王公大臣,都不知该做些什么。事实上也无可措手。恭亲王那一哭,声震殿屋,悲痛出自肺腑,旁人无从劝阻,也不忍劝阻,只心里酸酸地陪着他垂泪。

君臣之义,手足之情,生死恩怨,委屈失意,都付之一恸,所以恭亲王越哭越伤心,哭声甚至传到内殿。

两宫太后都在东暖阁闲坐,东太后惦念着小毒帝,怕他会失仪,而西太后则记挂着恭亲王。等隐隐听见前面举哀的声音有异,两人不约而同地问道:“怎么啦?”

“等奴才去问。”身边宫女双喜这样回答。她网跨出门口,有太监来报:“六爷到了!”

西太后极点一点头,然后转脸望着东太后,等她话。东太后不甚了解内外体制,踌躇着问道:“咱们倒是什么时候,可以跟六爷见斤,面啊?”

“这会儿就可以。”西太后回答得极其爽利。

“那,那就叫吧!”

“慢一点儿,姐姐!”西太后一面说,一面投以眼色,显然的,她要有所布置。

这十几天在一起共事,东太后已颇能与西太后取得默契了。见此光景,便微微点一点头,起身回到东暖阁,叫双喜装了袋烟,慢慢抽着想心思,要好好想一想。该跟恭亲王说些什么话。

人在屋里,外面的动静仍旧听得见,她听见西太后在吩咐新调来的总管太监史进忠,派出好几个太监去干不急之务,而且要去的地方都相当远,来回起码得一两个时辰。听得被派的太监的姓名,东太后心里明白。那都是平日被认为形迹可疑,有肃顺的奸细之嫌的,要调虎离山,召见恭王时的奏对详情,才不致泄漏出去。

等把该撵出去的人撵走了。西太后威严地喊一声:“史进忠!”

史进忠不敢丝毫怠忽:“喳!”

西太后的声音却又变得十分和缓了:“有件事要差你去办,你能办得了最好,要是觉得自己办不了,你就老实说,我不怪你。”

“喳!”夹进忠说:“奴才请旨。”

“你去传旨:召见恭亲王!”

史进忠这才明白西太后的意思,她已经顾虑到召见恭王,肃顺可能会设法阻拦,所以才有“办的了,办不了”的话。但身为总管太监,说是连找个人都找不来,这当的是什么差?所以明知差使棘手,也只得硬着头皮答应:“是,奴才尽心尽力去办。”

“好。快去。”

史进忠三脚并作两步,半跑着直奔语泊敬诚殿。走到半路,遥见皇帝驾回,便即避在一旁。跪着等皇帝经过,等行列将完,他悄悄招手,截住走在最后的一个太监小声打听:“六爷可还在那儿?干些什?”

“刚才还在那儿。大伙儿正在劝他,跟他见礼。”

“肃中堂呢?跟六爷怎么样?”

那太监愣了一下才答:“肃中堂跟六爷很客气啊!没有什么。”

听这话,史进忠略略放了些心,脚下加快,赶到涯泊敬诚殿,只见文武官员正在站班,一群王公大臣,簇拥着恭亲王向外行来,史进忠心想这是个好机会,当着这么多人传旨,谁也不敢不遵!于是拉开嗓子,郑重地喊一声:“奉懿旨”

步伐从容在走着的王公大臣,听见这话,很快地站住脚,退到一旁,让出一条路来。史进忠匆匆走到上方站定,面向恭王道:“皇太后召见恭亲王。”说了这一句,走到他面前请斤小安又说:“六爷请吧!两位太后等着呢。”

恭亲王不答,缓缓地转脸看着载坦:“这个仪注市节,我就不明白了。”他略显踌躇地说,“几个陪我一起去见吧!”

王公亲贵偈见后妃,有一定的时节,等闲不得见面。至于两宫皇太后召见赞襄政务的顾命大臣。是为了诺商国事,又另当别论。此外都算外臣,无召见之理。所以恭王才有那一问。

载桓心想,礼节不合规矩是小事,两宫与恭王谈些什么不可不知,陪他一起进见,确有必要。但是,他对讲究刮节、会找毛病、并且常爱在细故小节上挑剔的西太后。存着怯意,怕贸贸然跟了进去。两宫不见,碰个大钉子,面子上下不来。

吏部尚书陈乎恩,就是如此,前几天去给太后去请安,太监上去禀报,连句“知道了”的话都没有。僵在那里半天,最后只好自己在院子里趴下来,磕了个头退下。这个教不可不记取。圆诬最斩直节,语至腼曰肌肌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