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宋应星(2 / 2)
柳家最开始还接济一二,后来看他如此入迷,干脆就托关系把他送到工部,让他慢慢折腾。上个月宋应星被工部开除,也是柳家赞助的路费。
宋应星的大儿子宋兆丰一身萧萧白衫,白衫质地不算上乘,但贵在洁净无瑕,让他整个人看起来纤尘不染。腰间挂着一块同样剔透晶莹的玉佩,再无多余点缀。看起来就是一个世家公子,和宋应星简直不像是一家人。
宋应星的二儿子宋兆伦一身黑色短打,挺直的背脊,高挺的鼻梁,剑眉星目,手上拿着一把长枪。和他大哥的书生气质截然不同,一看就是一个武者。
宋应星的大儿媳赵静是一个156岁的少女形象,和宋兆丰一样,是一袭丝绸白衫,腰间一条玉质的腰带。脸蛋微圆,相貌甚甜,一双大大的眼睛漆黑光亮,嘴角也带着笑意。手里抱着一个大约1岁的孩子,应该就是宋应星的孙女宋美莲了。
卢德乾陪着宋应星把家人安顿好后,就到卢氏酒馆安排了起来,今天旅途劳顿,就简单的准备了点吃食,让他们早点休息。
宋家人到达青山镇的第二天,卢氏酒馆外面贴出了歇业一天的告示。
今天卢三元准备和宋家人商量接下来做的事情。
辰时,卢三元早早的起来了,洗漱完毕出去就看到崔艳艳一个人,道:“娘,爹呢?”
崔艳艳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你爹早就在楼上竹包厢陪着你师傅一家了。”
卢三元闻言道:“那我们也上去吧。”
此时竹包厢里,卢德乾和众人相谈甚欢,对众人再次表示了欢迎。
卢三元走了进去,直接叫他爹给他也泡了一杯茶,而他娘则从后面敲了一下他的头道:“这里给你剩了一个馍馍,凑合着吃吧。”
包厢都是大圆桌,可以坐十个人。卢德乾挨着宋应星左手坐,宋应星右手边依次是柳淑娴,宋兆丰,赵静抱着小孩,宋兆伦。崔艳艳就做到了卢德乾身边,卢三元则挨着崔艳艳。
待崔艳艳和卢三元坐好,宋应星开口道:“三元,你昨晚说商量一下接下来要做什么事情?”
卢三元看了看众人说道:“师傅,你先介绍下宋大哥和宋二哥具体能做什么吧。”
宋兆丰和宋兆伦看向卢三元,昨晚听他们父亲说他的弟子是个神童,倒是没有看出来,今天倒要好好瞧瞧。
宋应星哈哈一笑道:“兆丰,兆伦还有静儿,你们都好好说说吧,自己想干什么。”
宋兆丰看了众人缓缓道:“我是个读书人,只会读书写字,我立志考科举,入朝为官。”
宋兆伦接着道:“我是个粗人,在京城跟人学了点枪术,立志参军入伍,征战沙场。”
赵静看了众人,笑呵呵道:“我家是经商的,我会算账。”
卢三元听后沉思了片刻对着宋兆丰问道:“宋大哥,读书为了做官,做官又是为何?”
宋兆丰不假思索道:“为官当然是造福一方百姓了。”
卢三元笑了笑道:“宋大哥,书上可说过怎么造福百姓?或者说怎么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吃饱穿暖,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地方算过上好日子了吗?”
柳淑娴和宋应星都露出了思考的神色,他们都是读过书的,而且读过很多,他们认为的百姓安康就是吃饱穿暖,没有战乱而已。
宋兆丰显然是被卢三元的问题难到了,他们一家从京都到阳城,经过了两个省,数座大城,十几座镇子。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他在京城里看到的听到的简直是天壤之别。
宋兆丰见识了外面的百姓,他才知道原来大乾的百姓过得这么苦。他们路过的村庄,那些百姓都很瘦,听那些百姓说交了租金勉强够吃,但是官府的税还要收一部分,每年他们都要去山上采野菜才能活下来。
百姓说官府不会管他们的死活,税交不够就把家里值钱的搬走卖了交税。有的村好多人都跑山上躲避交税,人多了就成了山贼,他们也不想的,他们只想活下去。
宋兆丰一路上都在想着:活下来,活下去。
百姓们的要求就那么简单,为什么就那么难呢?
“难道有一个遮风避雨之处,能吃饱穿暖还不算过上好日子吗?”宋兆丰问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卢三元笑着摇了摇头,看向卢德乾道:“爹,你认为的好日子是什么?”
卢德乾看了看旁边的崔莺莺道:“以前我爹娘在的时候,我只管读书,衣食无忧。后来爹娘去世,一个人经营着几家商铺,力有不逮,家道中落。在岳父岳母的帮衬下,才有现在的日子,大概一家人都过得好才是好日子吧。”
卢三元道:“我们家以前生意没这么好,每月只有10几两银子的收入,那时候我爹只想着怎么保住这最后的家业,钱都不管乱花。
现在我们酒馆每月收入上百两银子,我爹每月给我外公家五十两,现在我们两家人每月都可以多做几套衣服,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师傅一家人来,我爹花了一千两把隔壁两间商铺买下。
老百姓之所以认为吃饱穿暖才是好日子,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吃饱穿暖过,一旦他们吃饱穿暖,每月有余钱,好日子就可能是每年家里可以添置一些家具,可以买一头牛耕地,甚至到城里买一座院子。”
宋兆丰道:“老百姓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就行了,怎么能奢求其他的?而且官府也不可能做到让所有百姓都吃饱穿暖。”
卢三元道:“要让百姓吃饱穿暖就不能让百姓们只知道种地,从古至今,种地就是看老天爷吃饭。丰收年,百姓都有余粮;灾年,百姓只能把地卖了,才换一点粮食维持温饱。
地卖了,第二年吃什么?只能给士绅们种地,佣金十抽六,还得给朝廷交税。
最后土地都在少数人手中了,百姓手里都没有自己的地。
为什么有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这个说法。历朝历代,哪个王朝能经历上千年。
每个朝廷最后为什么都是百姓开始造反?因为百姓快饿死了,与其饿死不如造反还有一条生路,即使失败至少还能做个饱死鬼。
朝廷会不知道这种情况吗?满朝的官员会不知道?
知道了也不会有人上奏的,因为朝堂上那些官员家里土地就是最多的那一批人。
王朝倒了,他们可以换一个王朝效力,过的日子一样照旧。
皇帝,不过是关在笼子里的老虎而已。呜呜呜~~~”
卢三元越说越停不下来,把他从前世看到的历史评价都说了出来。
崔艳艳赶紧捂住卢三元的嘴,带着哭腔道:“三元别说了,别说了。”
众人震惊的看着这个5岁的孩子,这一番话简直大逆不道,但是说得很有道理。
温兆丰想反驳,但是又不知如何反驳,双手无力的垂了下去。
温兆伦也在想,他征战沙场如果都是保护这一群人,那有什么意义?
片刻后温兆丰双眼恢复神采道:“你说种地没出路,你肯定知道该如何改变对不对?”
众人闻言都看向卢三元,崔艳艳也放开了捂住他的手。
卢三元卖了个关子道:“这个就要靠师傅了。”
众人看向宋应星,宋应星疑惑道:“我也不知道如何做啊?”
卢三元昂着头,一只紧握拳头的小手伸到头顶:“师傅就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先锋!这个世界终将由我和师傅来改变!农耕经济注定成为历史!工业革命从此就要到来!就是干!!!”
众人被他那中二的神情逗笑了,宋应星道:“三元别卖关子了,详细的说一下吧,师傅听了也想做那个先锋,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