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拜师(2 / 2)

加入书签

</p></p>

赵父以前和张舒同也算是旧识了,只是文革时期人人自危,两人也断了联系。本来以为隔得那么远,可能再无关联,没想到为了外孙女还是得去找一找关系。</p>

</p></p>

多年不见了,不知道老朋友还是否依旧那么健朗。</p>

</p></p>

辗转大半个城市,平时不大出门的老人家,也为了孩子勇敢的找了出去,竟然还被找到了,不得不让人佩服。</p>

</p></p>

宋洁听说姥爷要送自己去学医的时候,惊讶的张了半天嘴巴,她以为学得差不多的说,没想到姥爷为了她还特地去找了老朋友,一时之间她的眼睛有些湿濡。</p>

</p></p>

“干什么呀,小丫头多愁善感的,只要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就一定要给你们铺一条大道。也只能做这个了。”老人的话语里充满了沧桑和感情。</p>

</p></p>

宋洁扑到赵父的怀里就不愿意起来。</p>

</p></p>

跟着赵父穿越了大半个城市,两人在一个门头不大的四合院门前停了下来。</p>

</p></p>

推开大门,眼前豁然开朗,庭院比姥爷家的大了一倍,院子上爬着很长的葡萄藤,葡萄架下一张石桌,周围四个圆石凳,凳上系着软垫,桌上还放着一套茶具,一看就是有人经常在葡萄架下浅酌,真是悠闲地生活呀。</p>

</p></p>

宋洁暗暗羡慕,想着等回去了,也照着这个样子给姥爷做一个,让姥爷也惬意惬意,老呆在屋里实在是太闷了。</p>

</p></p>

“哈哈哈”人未出现语先笑,洪亮有力的声音从屋里传来,宋洁抬头张望,一个头发花白,胡子竖直,精神矍铄的老者从屋里走了出来。</p>

</p></p>

跟宋洁想象的不大一样,她还以为是身穿长袍,精瘦的胡子特别长的老爷爷,没想到张舒同跟张飞一样长得挺壮,差距实在是太大。</p>

</p></p>

赵父急走几步迎了上去,两人碰面还是跟年轻时一样,用拳头顶一顶对方的胸口,一看就是多年的老友了,即使那么多年没见面依然没有生疏。</p>

</p></p>

“这是你的外孙女吗?”张舒同打完招呼,转向宋洁“来,过来让张爷爷看看。”</p>

</p></p>

宋洁也不怯场,大方地走了过去:“张爷爷好,我是宋洁。”</p>

</p></p>

多年中医的老毛病了,张舒同看人先看人的精气神,这一看不由自主的赞叹道:“真是个有灵气的孩子,一看就是个聪明的。孩子,知道你姥爷带你来这里干嘛呀?”</p>

</p></p>

“知道,姥爷是带我来这里跟张爷爷学医的。”</p>

</p></p>

“诶诶,停,我还没有说要收你呢。”张舒同语带严肃,要是一般的小姑娘早吓得往后缩了。</p>

</p></p>

宋洁却是知道,这种家学渊源的传人,要是想学肯定要考较一番的,怎么可能随便一个人都收呢。</p>

</p></p>

张舒同让赵父在院子里坐下,两人泡了一壶茶水,几遍过滤之后,两人才开始喝茶。</p>

</p></p>

在这其间张舒同一直在观察宋洁的表现,心里暗赞一声“好”,不疾不徐,安安稳稳,一点也没有急躁的意思,具备了学医的基本素质。</p>

</p></p>

宋洁哪里知道考察已经开始了,只是四平八稳是她的性格罢了。</p>

</p></p>

两位老人喝过一巡茶水,张舒同才对宋洁说道:“想入我门下可是不容易的,要通过我的考察才可以,你能行吗?”</p>

</p></p>

宋洁自然不会否认,大声说道:“我能行。”</p>

</p></p>

中气十足,是个讨人喜欢的小姑娘,张舒同在心里给宋洁又加了一分。本来碍于老友的请求,他最后总是会答应的,只是还想考察一番,谁也希望自己的弟子是个好苗子。如果不好,自然也有不好的教法。</p>

</p></p>

“听说你已经跟你姥爷学过一些啦,你姥爷以前曾经在我父亲门下学过一阵子,不知道你怎么样呢?”</p>

</p></p>

接下来张舒同对宋洁开始了考核,本以为只让她背一些《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之类的书,就能差不多了,没想到这孩子竟然倒背如流。</p>

</p></p>

张舒同心里隐隐有些惊喜,觉得可能捡到宝了,当然还得试探一下。</p>

</p></p>

一旁的赵父却是面有得色,当初的自己可不就是跟张舒同一样吗?见到宝藏一般,怎么挖掘都没有底,甚至怀疑自己会耽误了孩子,不得不找医术更佳的老友才行。这不?老友也震惊了吧。真是自己的好外孙女,让那个自称处变不惊的老匹夫也惊上一把,赵父怎能不得意万分。</p>

</p></p>

考完了书上的知识,又考诊脉,考完诊脉又考具体脉案,竟是大半天过去了,两人还是没有停止。</p></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