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零章 硕鼠硕鼠勿食我黍,硕垒硕垒勿攻我垒(1 / 2)

加入书签

 第四九零章硕鼠硕鼠勿食我黍,硕垒硕垒勿攻我垒</p>

为了宣扬已经取得的军事胜利,林丹汗被改封为车臣汗的事情,被刻意地在草原上传播开来。但你这样做的结果,显然是引起了另一名车臣汗的不满。</p>

文言博这只老狐狸,或许他的观念跟不上时代的节奏,但是他的狡猾,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p>

作为他讲话的一部分,猜透某些人的内心世界,在他上辈子的政治斗争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p>

在名相云集的北宋时期,很多人都从政事堂出出进进,有很多人为了一把在想专用的清凉散,而与政敌打的难舍难分。但只有他文彦博,一生活了90岁,其中有50年,身居宰执高位。他的大半辈子,都是在金字塔的顶端,用它浇花的智慧作为屏障,俯视和嘲笑那些,正在向他的位置匍匐前进的人。</p>

拥有上辈子比别人更广博的见识,重生之后的文彦博,在很多问题的判断上,都显示出了比其他人高出一截的能力。在关于车震撼的这个问题上,也是他最早预测到了硕垒的不满。</p>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p>

对于刚刚取得了一场大胜的皇帝来说,他将胜利的消息在草原上广泛的传播,就是︾▽长︾▽风︾▽文︾▽学,ww+▽x.为了让自己的威名传到更远的方向,至于会引起什么样人的反抗,他根本就漠不关心。只要他们有能力反抗,那么即便他们在现在臣服,日后也将会成为麻烦。倒不如现在就给他们送上一个反抗的借口,把日后的麻烦,在现在士气正旺的时候解决掉。</p>

在察哈尔蒙古的林丹汗被消灭之后,卫拉特蒙古的领袖部落,准噶尔部,也遭到了郭侃的毁灭性打击。现在。只剩下北面的喀尔喀蒙古,还没有和大越国发生任何冲突。</p>

不过这个状况很快就要被打破了。这个时期的喀尔喀蒙古,有3个人自立称汗。硕垒这是他们当中的一个,但却不一定是野心最为强大的一个。土谢图汗和扎萨克图汗肯定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p>

但是正因为他们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在车臣汗硕垒派出使者,千王大越国要求给出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他们都选择了按兵不动。</p>

虽然他们和硕垒几乎生活在一片草原之上,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也希望见到有人能够削弱这位竞争者的实力。怀着这样想法的他们,不惜冒着唇亡齿寒的风险。选择了在这个时候继续的观望。</p>

硕垒很可能也已经猜到了他们的想法,但是在他看来,能够击败林丹汗,无论是谁都必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像这样的政权,不可能很快发起第二次进攻,那么对于自己来说,至少可以有时间组织有效的防御。</p>

一方面想着在士气正旺的时候,解决掉这个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却认为。对方不可能想击败林丹汗那样?一鼓作气就可以轻松地拿下自己。那么究竟谁是正确的呢?当然很快就被大越国的内阁揭晓了。</p>

由于刚刚开始在17世纪拓宽自己的势力范围,迅速的扩张,导致原本就很脆弱的物质积累,很快就到了难以支撑的边缘。不要说战争对人力财力的巨大消耗。就是马上就要开始推广的各项行政措施,都是需要物质基础的。</p>

在整个国力还没有开始发展,甚至连地基都还没有建好的时候,皇帝就想要一座战争的高塔。那显然是不可能的。</p>

最终,皇帝在哭穷的内阁面前选择了妥协,他不得不取消了趁胜追击的计划。硕垒也由此可以继续苟延残喘下去。</p>

但是那个呢所有成员都知道。皇帝的内心有多么的不甘,而且,如果不能对卡卡蒙古展开迅速而有力的进攻,那么本国的实力,将很有可能被看扁,这严重不利于本国的国防。对于一个急于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帝国来说,有一个安全的平稳的环境,比什么都重要。</p>

那么这样一来,必须要有一种措施,可以限制靠靠,蒙古各部落的惹是生非。</p>

无论是出于让皇帝的心情可以好转起来,不在因为国力的发展速度慢,而无法攻打自己的眼中钉,感到愤懑不已,还是出于对帝国整个发展环境的整体需要,都必须有人立刻站出来,采取立竿见影的措施,限制从北方来的威胁。</p>

费尽脑汁的内阁成员们,晚上躺了三天三夜之后,终于想起了一个人。</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